林墨想了想,这番话倒是不错,科举在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心中根深蒂固,自己这样的人算是另类吧……
“不过,话说回来,你确实应该读一读四书五经,学一学八股文。”
“学来做什么?我也去考科举?”
叶红梅点点头,说道:“是啊!”
林墨无语了,问道:“别人不理解就算了,你怎么也不理解我?”
“我理解你,但是……”叶红梅想了想,说道,“既然你有这个能力,为什么不去考呢?”
与此同时,林墨脑子里也闪过一个念头,是啊,为什么不去考呢?
在这个世界,想要出人头地,科举无疑是最快的捷径。
难道要一辈子卖话本?
无权无势,就算家财万贯,心里也不踏实。
看看自己能接触的都是什么人,南山堂是反贼,黑衣门明显不靠谱,想找个靠山都找不到,每次遇到事情,最后都要靠自己。
“娘子说的有道理,容我想一想。”
叶红梅笑笑,道:“你慢慢想,我去看看晚上做什么饭。”
本来,林墨的想法很简单,能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就满足了,但是今日细细一想,事情恐怕没那么简单。
抛开南山堂和黑衣门不说,就算为了自己和家人,也要想办法寻一条出路,而摆在自己面前最好的选择,只有科举。
现在写话本有曾鹤龄代笔,自己完全可以空出时间来研读,再加上有个不知道什么目的的杨诗音上赶着跑来给自己当老师,一切似乎都是水到渠成。
既然如此,那就……试试?
林墨静下心来开始琢磨,想要参加科举,就要学八股文,作为现代人,一直将八股文看作是糟粕,其实,看问题需要用辩证的角度去看,八股文只是一种特定历史下的产物,在某一段时间是先进、积极的,只是到了后来,不再适应新的历史背景,这才慢慢变成糟粕。
八股文起源于明初,当时天下初定,朱元璋恢复科举制度以后,仍然采用的是元朝旧制,就连评审文章好坏的标准也一并沿用下来,结果导致选出来的人才非常不和朱元璋的心意,于是,洪武六年,朱元璋下令暂停科举,并亲自和刘伯温商议新制,经过九年的反复研究和论证,八股文横空出世,从此奠定了大明王朝科举的新方向。
新的科举规定了必须采用八股文,很大程度限制了考生们的思想和发挥,朱元璋规定,科举所处的考题必须出自四书五经,而且以朱熹的注解为标准答案,所以学子们都仔细研究四书五经和程朱理学,对于其他的学问就一概不理了。
八股文另一个特点就是主观性太强,因为题目是考官出的,题目到底是什么意思只有考官说的算,考生的理解和考官不一样的话,就等于怎么写都不对,所以说,不但要熟读四书五经和程朱理学,还要琢磨考官的喜好,无疑给考生再次增加了难度。
林墨想起杨诗音临走时出的题目——学而。
“学而”出自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个题目是八股初学者必练的题目之一,就跟小学生作文“难忘的一件事”是同一个意思,所有的读书人都要从这个题目开始。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怎么破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