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王安石作《伤仲永》一文,可叹神童沦为农民,蹉跎一生。而这一刻让李老汉忍不住联想到陆羽,幼时多聪慧的孩子,如今竟然沦落到摆摊为生,不禁让老汉叹息伤感。
弘治十四年春,老汉告别修远县,前行去杭州老家,没想到回来后,神童陆羽已然泯然众人,不免难过。
老汉的余生愿望便是培养一位读书的种子,那怕不是自己的孩子,好不容易遇到天赋异禀的陆羽,自然不想错过。
于是老汉派遣小六前往陆羽家,表示愿意资助陆羽的束脩,老汉以为陆羽已经放弃科考读书,准备行商坐贾。其实陆羽自有打算,只不过老汉离开贵阳府后,信息出了偏差。
修文县亦作龙场驿。
“小六,今日怎么有空,先说好哪,那本书是不借的。”
木屋旁的一方,是靠近溪边的草庐,溪曰猫跳河,庐曰“卯时庐”,前身的陆羽刻字石板上,后来的陆羽也不知其中何意,索性就留着了。
两间屋子都在陆羽的小院内,临着溪水,不过冬天是冷冷的。
“陆羽哥,我不借书,你不给我念,我也看不懂的。”
小六学着陆羽的模样,拿过半片草席,坐在一方小矮堆,瞥见案上那本三国,眼神中溢着渴望。
陆羽对待贩夫走卒皆是谦和,小六又和陆羽熟稔,自然敢如此。
正月已经到了尾巴,小院子里清清冷冷的,小六原本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陆羽大哥骨子里可傲的很,这可难为坏自己。
“月初给你们讲三国,今日我要读书,恐怕没时间。”小六,你是有什么事吗?恐怕不是来看我读书的。陆羽心道。
“不是来…来读三国的,是我家老爷派我来的,又夸了陆羽哥你一顿,不过说的和之前不大一样,我也听不太懂。”
小六左右扯呼,不道目的,倒像是来和陆羽闲侃的。这些小心思,陆羽自然看出来,也没有多问,小六性子急躁,过会儿还是忍不住的。
“陆大哥,你就不想知道李老爷派我来干嘛的吗?”小六这才反应过来,瞧见陆羽淡定地笑着,缓缓翻着质地粗糙的书卷,和李老爷家相较,藏书的竹楼中最差的线装本都没法比。
明代刻印图书,质量确实较好,明初刻本在字体上仍然延续元代赵体。出版本与宋元版本在风格上无大差别,文字内容也较为准确。明时期刊刻而可与送修补者,品质不亚于宋元。
且看陆羽所阅读的《春秋》经义却不是元代赵体,乃是仿宋体,倒不是市面上流行的行楷,这可让陆羽不禁奇怪。许是贵州司距首都京师偏远的原因。
陆羽对行楷书法颇有研究,在原本的世界里,浮躁的社会中,仍能坚持天练上一小时左右的毛笔字,也是难得。
“说吧,憋坏身体可是讨不到娘子的。”陆羽瞧着小六半天扭扭捏捏的模样,倒是有趣,忍不住调侃一句。
“陆羽大哥,我才十岁,不急不急,倒是哥哥…”小六不知道想起来好玩的事情,还是忍不住笑道。小六子是李鄯的奶妈,曹氏所养的孙儿,曹氏便是老管事曹阳的姨母,原也是依靠李老汉的父辈过活的。
“是这样,李老爷派我来是传话的,来的还有一封信,半道上还差点被杨虎儿那臭蛋子抢看,多亏咱快。”杨虎儿乃是县里的主薄的小儿。
小六子平日里在李老汉家,老汉虽对待外人彬彬有礼,但对小六子这些安童却称不上好喜,李老汉素来喜赖读书的。
但到了陆羽家,也放飞了自我,孩子的玩闹心翻了出来,倒不是放纵,只叽叽喳喳地道个不停。
接着撕开柔顺的封口,果真是上好的纸张。陆羽笑道:“好,我知道了,喝点蜜茶,上回你说肚子痛,带些回去,管用。”
“陆羽哥,你给个准信啊。”小六子被陆羽拉到后厨,截了一小罐子的蜜茶,原是陆羽调配的,虽比不得修远县城区,有名的杨记蜜茶,但小六子心里大为感动。
然后嘴上也没有忘记自家老爷的话,前些天就这样被陆羽大哥忽悠走的,后知后觉的,害的挨了老爷一顿臭骂。
陆羽眼看推脱不过,只得同小六到外面屋里的炕边坐着,抓了把西瓜子,陆羽不好这口,小六却是喜欢的。陆羽是把小六当做前世的孩子对待,却忘了这个时代十岁已经不小。
“陆羽哥,你交个底,我家老爷人很好,最喜欢你这样的读书人,我听曹管事说,你要是成了李老爷的义子,就能去城里读书,住大房子。”小六子没有看过信,不识的字,道着零零碎碎的话,基本的是听李老汉寨子中妇人仆奴闲聊的。
陆羽道:“小六,我问你,你觉得住大房子好还是小草庐好?”
正说着,门外传来一声蛙鸣,短促有力,冬蛰的日子本没有过完的,只不过这只青蛙起的早了,少不了要挨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