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等情形,朱标自是早有预料。
一批吴良从军中挑选出来的军官开始充当官吏,开始抚平人心,在街上巡游,宣达朝廷的诏令。
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审查之后,身份清白的官吏,也被朱标升职重用,开始逐步发挥效用。
只不过,说起来,这样的人还真是少有。十个里面能有一个,就已经算是不错了。
主要是苏州的官场大环境就在这儿,历经故元,张士诚两任,期间虽说多有变动,但终归来说,换汤不换药。
这张士诚在位之时,又偏听偏信,这任职的权力全都下放给了自己的亲近之人。
而这些人又正好借此卖官鬻爵,牟取私利,自是让本就污浊的官场,更加黑暗三分。
老朱攻下苏州之后,虽说令这官场好转几分,但也是有限。
如此情景,不下猛药,不会有分毫的效果。
一声声锣鼓在苏州城内响起,伴随着的便是官吏宣导朝廷的政令。
朱标下达的诏令亦很是简单,其一,便是鼓励百姓去官府告状,同时鼓励百姓检举揭发士绅的罪行。
只要最后能被查实,视告发的情报价值不同,最终,告发之人,便可获得官府给予的不同赏赐。
而第二,朱标开始给百姓派发福利了。
首先就是分田,这是所有里面最大的一项。
但凡在官府登记造册之后的百姓,便可以根据家中的人口多寡获得田地,同时还有种种政策的扶持,比如可以得到农具、粮种等等帮助。
当然,在进行这一块的同时,朱标同时也在拆分苏州当地的宗族。
进行分户,这样的操作,自然是半强制进行的。
愿意听从官府的,自是可以获得好处,不愿意,抱歉,没这个选项,只有愿意这条路给你走。
原先,还是有不少百姓对这一条很反对的。
可是,看到官府的强硬态度,尤其是之前对待平日里那些高高在上的人物做法,不少人就不由得打了一个寒颤。
连那等富贵之人,如今失势,都如此凄惨,我等小民如何能与官府抗衡?
再加上朱标也不是一味地强拆,在其中添加了好处,一些百姓纵然对此心有不满,但最终,还是捏着鼻子接受了下来。
与此同时,朱标还在大力整顿苏州的工商业部分。
实际上,这应该是苏州仅次于农业的第二大块,苏州之地,可以说得上是江南之中最为富庶的地方了。
自是不单单是产粮高一方面。
这工商业,便是这第二大项,苏州的苏绣历来是闻名天下,且苏州也是养蚕缫丝之地。
故而,这苏州的手工业,也是相当的发达。
朱标就记得,当初说资本主义的萌芽,便说是在江南一带。
如今看来,极大的可能就是在这苏州。
实在是这苏州的各种条件,都已经具备了一些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