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匠户(2 / 2)

这样的制度起源于唐宋,到了元代又进一步的发展,老朱此刻也只能先依照元代的基础推行政令。

而这样的制度好处是有的,最起码稳定,除非你匠人绝嗣了,不然的话,一直有人供官府差役。

可弊病却更加的明显,行业内部如同一摊死水,没有活水的注入,这样的行业,很难有极大的发展和进步。

除此以外,更会打击人的积极性。

工匠,本身这个行业就是讲究技术和创造性的,没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没有精确的计算,这样的行业,终究是只能沦为末端。

宴会持续进行着,外人见朱标面色如常,都以为刚才那个不过是一个小插曲,已经过去了。

谁也不知,这件事朱标已然暗暗放在了心底。

周大此刻脸色晦暗,他也没心思喝酒了。

本来借着几分酒劲想要为自己的娃儿谋个前程,如今看来,却是没有希望了!

自己这些年打铁还算是攒下了一些积蓄,就是想用这些钱给娃儿读书,以后有个好前程,不用和自己一样,一辈子打铁。

现在看来,就算是求到了世子殿下头上也没什么用了。

凌晨时分,天还没亮,沐英走进了朱标住的地方,轻声道:“世子,每家每户的柴米油盐,还有一些鱼肉都已经送到了。”

朱标点了点头道:“沐英哥哥,劳烦让人将这封信件塞到周大的门口。”

沐英怔了一下,道:“世子,昨晚的事你还记在了心里?”

“不错。”朱标缓缓开口道:“匠籍制度,弊端明显,更改势在必行。”

沐英也是笑了笑,对这一点,他也表示赞同。

无他,火器局他是经常跑的,自然,这些年火器局的变化他也看在眼中。

其中火器局将原本混日子不合格的学徒工匠剔除出去,同时选用一些天资尚可的学徒进来,这项制度沐英就觉得很好。

大大的提升了火器局内部的优良工匠。

当然,这只不过是一个小范围内的,大环境并没有什么改善。

但管中窥豹,也足以让人觉得,这匠籍制度,委实落后了一些。

千余人的队伍,悄无声息就开拔走了,若是大白天的离去,多半又要耽误一些工夫,与其这样,倒不如给这些百姓实实在在的好处。

当天彻底白了,周氏打开了门,看到门口摆放的那些东西,整个人都惊了,忙把周大叫过来看。

除了一些生活物品,还有两条鱼以及一大块肉,周大见到了也是惊了,“这是谁送的这是?”

“当家的,你看,这里还有一封信。”

“去把小子叫起来,快看看上面写的啥。”周大也是激动了,他隐隐约约有些猜了出来。

原先他也是打算自己小子子承父业的,可是,有一次他突然发现自家的小子去学堂偷听讲课,还学得不赖,周大这才起了心思让自家娃儿去读书。

可由于他的缘故,没人敢收。

万般无奈之下,才有了他昨晚冒险的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