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至西晋这一段时间段内,一般史书记载为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而实际上,在三国之外,还另有一个实力强大的割据势力:辽东公孙氏。
辽东是曹魏的大后方,也是幽州最为东北的一个郡,这里和乌丸、鲜卑等游牧部落接壤,骑兵甚是厉害。
但这些年辽东却不安定,主要的原因就是公孙氏的崛起。
公孙这个姓氏,据说来自于黄帝。黄帝,姓公孙,名轩辕。
另外在春秋时,诸侯都喜欢自称公,他们的儿子便称公子,公子的儿子,则称公孙。公,公子,公孙,都是贵族。
从汉初平元年,即公元190年开始,至魏景初二年,公元238年,在长达五十年的时间里,公孙家族是辽东这一块地方的当家人。
公孙度、公孙康、公孙渊三代守辽东,曹操任丞相时,曾经遣了黄须儿曹彰率部征伐乌丸,大破胡虏,鲜卑大人轲比能等俱臣服,公孙氏也被曹魏所慑,在曹魏大将,护乌丸校尉田豫的手底下蛰伏起来。
不过,姓公孙的,都不简单。
在田豫被谗言调离到南方之后,公孙氏就再度活跃起来,公孙恭、公孙渊与鲜卑大人轲比能等勾结,渐成尾大不掉之势。
特别是曹丕死后,公孙渊更是野心勃勃,自立之心越发的明显。
辽东。
已成曹魏后方的心腹之患。
刘晔一力赞同曹休伐吴主张,并提到了辽东公孙家族,这让曹叡本来还有犹豫的态度,一下子坚定起来。
“诏令大司马曹休,督扬州各路人马为东路军,起兵伐吴;令膘骑大将军司马懿引军驻守宛城,防备刘封、关平军北上,令豫州刺史贾逵从西阳向东关进军,策应大司马诸部。令江夏太守文聘率本部人马进逼夏口、安陆一带,侧击吴军之北岸要隘。”
随着曹叡的一纸诏令,平静了多日的魏、吴交界之地又再次擂起战鼓,一场大战即将开始。
这一场因周鲂断发诈降而引发的大战,深层次的原因,就是孙权不甘心再当大魏吴王,而决定自立称帝。
——
就在刘封与孙权和谈之际,庐江郡潜山一带,周瑜之子周循骑在一匹拉车的劣马上,带着周家的商队行进在山道上。
这一条商道周家已经走过无数遍,对每一段的道路状况甚是熟悉。
要是不出意外的话,他们出了潜山之后,将穿越魏吴之间的江夏郡防线,到达南郡的汉津渡口,等过了沔水,周循这一趟的行程也就顺利结束了。
自从跟着刘封到荆州后,周循就在江陵安顿了下来,本来要是刘封一直在荆州的话,周循在蜀汉这边出仕为官也能安稳渡日。
但问题就出在刘封不久后征讨南中,调离了荆州,周循又是周瑜之子,对诸葛亮颇有成见,也不想去求诸葛亮,而辱了先父的声名。
坐吃山空肯定不行。
在请示了继母小乔夫人后,周循即重新操起了老本行,走庐江、潜山、汉津这一条陆路商道,在汉、吴之间贩运盐巴、蜀锦等物资。
夏口的水路被步家占领,周循在江东已无力量,只能靠着庐江郡一带周氏宗族的一点力量,勉强维持陆路山道的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