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获一巴掌拍在县令的左肩上,差点把县令拍了一个踉跄,并对其主动开门的行为进行了高度的赞扬。
孟获问:“夏侯渊何在?”
县令道:“夏侯渊带兵出去拦截李益州了。”
孟获眉头一皱:“已经去了吗?”
县令心道,你特么怕不是个傻的,夏侯渊若还在城里,我敢就这么开门投降吗?
孟获吩咐县令道:“你去把城楼城里的‘曹’字旗都换成‘李’字旗,其余的一律照旧不变,我这就出城去擒拿夏侯渊。”
县令连忙点头。
之前郑县被李奇占领过,“李”字旗都还放在库房里不曾扔掉,现在只需要把“曹”字旗入库,换上“李”字旗就可以了。
在如今这样的乱世,县令还是挺会精打细算的。
这样就可以少浪费一些民脂民膏了。
却说魏延带着一队刀盾兵在前方开路,果然遇上夏侯渊的伏击。
不过夏侯渊并没有冲杀出来与魏延正面交锋,而是躲在丛林里,先用弓箭射一波,然后就撤退。
只要弓箭一出,魏延队必然结成盾阵防守,然后再小心翼翼的摸索前行,其行动势必十分缓慢。李奇的大军跟在魏延的先头部队之后,其行动则更加缓慢。
延缓李奇的进军速度,夏侯渊的目的就达到了。
几轮伏击之后,魏延也意识到了夏侯渊的意图,便传令全队,道:“一旦有弓箭射出时,尔等无需结阵,只管顶着盾牌杀入丛林。杀一个少一个,直到杀完为止,若是这般畏畏缩缩,几时才能到得了潼关?”
虽然魏延选择了更加冒险的方式前进,但是夏侯渊并不理会魏延的攻击,总是在放一波箭之后便后退,并选择一个较为有利的地形进行伏击。
这样一来,魏延在明,夏侯在暗;魏延冒险,而夏侯却据险而守;魏延赶时间,夏侯拖时间。优劣势一目了然。
不过一天之后,夏侯渊突然不见了。
在好几个有利于埋伏的隘口,魏延都没有遇到夏侯渊的伏击。
消息传到李奇这边,李奇道:“有可能是想让我军放松警惕,然后突然发动袭击。”
徐庶道:“前方便是太华山,其地利形势并不利于骑兵发动突袭。我的推测是,夏侯渊可能会退往华阴城据守。”
过了华阴,就是潼关了。
潼关有多少人马不知道,但潼关当下还是曹操的地盘。
如果夏侯渊直接退守潼关,那无疑就加大了李奇攻打潼关的难度。若是潼关还没有打下来,曹操又从后面赶过来,李奇则会出现首尾不能相顾的局面。
李奇自言自语道:“不知道现在曹操的主力走到哪里了。”
就在这个时候,忽有传令兵来报,说孟获率领无当飞军从后面赶来。
李奇懵了一逼:这家伙是什么时候绕到自己后面去的?
待孟获拜见李奇,述说曹操渡了渭水,绕行下邽城之事,李奇感叹道:“曹贼果然奸滑,比泥鳅还滑。”
这简直就是蛇行走位好吧!
曹操的蛇行走位虽然拉长了行军的路线,但是一路畅通无阻,沿途没有遇上任何战斗,其速度可以说是比走直线的李奇还要快。
李奇唯恐曹操已经绕到自己前方去了,遂加快速度向华阴行进。
现在首要是拿下华阴城,以华阴城为据点,再向潼关发起攻击。这样即使曹操从后面赶过来,李奇也有一个可守的地方,而不至于露宿荒野。
又行了半日,眼看距离华阴县已经不远了,有哨探回报道:“曹操大军已经进入华阴城。”
娘希批,终究是慢了一步。
不过李奇仍有疑惑,道:“华阴之是一个小县城,曹操为何不直接进入潼关,以潼关为防线呢?现在曹操与夏侯渊都在华阴城,我们是不是可以派遣一支军队暗中绕过华阴城,直接攻打潼关?”
然而事实上是,李奇想得太美了。
曹操和夏侯渊之所以不进入潼关,是因为曹彰部已经从南阳郡率军赶至潼关接应了。
现在曹彰据守潼关,曹操又占据了华阴县,逼得李奇只能在荒山野岭扎寨了。
既然如此,赶了两日路程的李奇现在也没必要再赶了,于是下令军士背靠太华山安营扎寨。
此时,诸葛亮已经派兵占据了左冯翊,尽收渭河以北,泾河以东,以及洛河中下游地区;右扶风、京兆尹也在之前就落入了李奇的手中。
所以,只要李奇能够据守武关和潼关,整个长安区域都有了保障。
现在就差一个潼关了。
李奇越想要潼关,曹操越不会轻易放手。曹操虽然在兵力上稍微欠缺一些,但是与吕常、夏侯渊、高览汇合后,差得并不多,又有曹彰在后接应,可是说李奇的兵力优势已经不大了。最重要的是,曹操据城而守,占据了战略上的地利优势,李奇想要攻下华阴城和潼关,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所以,李奇让人在营寨之前挖深沟,筑箭楼,又在背后的太华山腰上设立哨岗和眺望塔。
因为在攻破华阴之前,首先要考虑的是别让曹操把自己的营寨攻破了。
比李奇的进攻更为艰难的是,甘宁在公安的防御。
当初李奇将江陵设为治所时,江陵北有襄阳,东有江夏,南有长沙、武陵等郡,西边就更别说了,是益州大本营。但是随着江夏刘备的败亡,孙权的又一次背盟,使得江陵现在直面东边的江夏敌军,成为首当要冲的第一个位置。
甘宁的江岸防线已经被江东兵攻破,现退休公安城中。
沈弥曾劝甘宁从荆南四郡调配援军,但是被甘宁否决了。
甘宁认为,荆南四郡的兵力不止不能北调,还要加紧部署防御,以防孙权从豫章郡出兵,所以南面的援军就别想了;
又因为襄阳以北的兵力被李严抽调去攻打宛城,所以北面的援军也是没有的;
唯一能够指望的,就是益州兵翻山越岭过来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