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只有我救你了(1 / 2)

大唐天宝五年,这一年国泰民安,四海之内没有什么大事发生,虽然有黄淮水患,但大唐早就一级开始正整治,河道疏浚和排淤都在进行。

当地官府的官员也比较干练,朝廷的赈灾粮食欠款用的很到位,基本保障了百姓的安居乐业。

这一年老相姚崇告老致仕,内部都知道他得罪了皇帝李隆基,但是真实情况是,张九龄病逝之后,有一个新崛起的家伙出现了。

此人就是李林甫!此时的李林甫已经官拜礼部尚书,同年加授同中书门下三品,位高权重。

但张九龄病逝之后,对于接替的人选,朝中多有议论,姚崇的意见变成了关键,可是李隆基却另外有想法,有人说这位李林甫曾经半夜进宫,与皇帝谈了半夜,那之后姚崇的地位就有点不稳了。

这里面其实跟真实的历史不符的,谁知道是不是因为李耕的出现而出了什么变化,就好像渤海国的国运一样。

真实的事情本是这位李林甫与张九龄争宠,而张九龄却因为太子被废一事被贬官!后来又有李林甫逼走了曾对他有推荐之恩的萧嵩,爬了上去。

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李林甫被拜为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加银青光禄大夫,与侍中裴耀卿、中书令张九龄一同担任宰相,后又历任户部尚书、兵部尚书。

当时,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皆因母亲失宠而有怨言,被驸马都尉杨洄告知武惠妃,惠妃又向玄宗哭诉。玄宗大怒,与宰相商议,欲废黜三子。

张九龄极力劝阻,表示不敢奉诏执行。李林甫当面一言不发,退朝后却私下对宦官道:“此乃天子家事,何必与外人商议。”

这话让玄宗皇帝很是舒服,对他另眼相看。

后来开元二十四年,唐玄宗欲为朔方节度使牛仙客加实封,并让他兼领尚书。张九龄认为牛仙客学识不高,极力劝阻,引起玄宗不悦。

李林甫私下言道:“只要有才识,何必满腹经纶。天子用人,有何不可。”

唐玄宗后以结党为由罢去张九龄、裴耀卿的宰相之职,任命李林甫、牛仙客为宰相。李林甫被授为中书令、集贤殿大学士、修国史。

但在李耕所在的这个时期,玄宗皇帝跟张九龄似乎关系非常好也很信任他,张九龄却因为积劳成疾而病逝,那么终归是小人得志,时间拖得久一些,李林甫终究还是登上了中书令的宝座成为右相,从此大权独揽。

时萧嵩,张九龄,裴耀卿还有姚崇都已不在,大唐朝廷中左相牛仙客右相李林甫,加上一个日渐自满昏妄的唐玄宗,大唐鼎盛的时代终于到头了。

天宝元年,唐玄宗更改官制官名。李林甫改为右相兼尚书左仆射,加光禄大夫,但却被免去兼任陇右、河西节度使之职。

天宝六载,李林甫又加开府仪同三司,获赐实封三百户。唐玄宗对他非常宠信,宫中每有御膳珍馐、远方珍味,便命宦官到他府中赏赐,以致道路相望。

这一年四月初三,远在辽东的兴城大集再次开市!四面八方涌来的客商络绎不绝。

恐怕这种热闹的景象在以前见不到,以后也不一定会有这样的盛况了!

从山东半岛以及江南而来的商行就不下几十家,他们也是听到这个消息,坐船从海路而来!毕竟兴城的大集市名声在外,很多人都知道。

所以这一次商品的种类和数量都是最多的,夹杂着还有草原部落赶过来的手工制品已经大量的不动地域的食品。

南来的商人也是慕名前来查看忠义军的铁制品,那些日常所用的小零件和工具,可是比中原还有江南的炼坊做的质量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