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定国的关系(1 / 2)

大平镇的这个集市是周边三个村镇当中最大的,只是因为这里靠近白马河,至于为什么这条河被叫做白马河?传说是因为当初有人在这条河边看到过一匹白马。

比起大平镇来说,稍小一点兴庆镇,和盛通镇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他们的镇子发展不起来,一是因为靠近了渤海国的边界,另一方面水源的问题只能依靠水井。

大平镇之所以会发展的这么快,还有一条是由此向北就是兴城,兴城可以控制这三座镇子,等同于大唐的一郡三县的行政设置。

由兴城在向东北方向,那可是大唐在辽东的重镇营州城!可以说等同于核心的重镇了。

营州既是后世的辽阳,辽东最重要的一条河流辽河就在营州以西。

营州是当时唐朝(武周时期)东北的中枢重镇,除了建立渤海国的大祚荣所属的靺鞨人以外,还生活着高句丽人、契丹人、奚人、突厥人等,民族问题突出,极易发生动乱。

公元696年(万岁通天元年),契丹首领李尽忠叛周,杀营州都督赵文翙,是为“营州之乱”。

事发后,武周女皇武则天派曹仁师统率大军前去镇压,被击败,其后周军联合后突厥汗国的默啜可汗,南北夹攻营州叛军,李尽忠战死。

公元697年,周军又联合奚人剿灭李尽忠残余势力孙万荣部,李楷固等投降,营州之乱平定,这一片也终于归统与大唐王朝。

营州的地理位置极为重要,不论是对各方都具有战略上的威慑作用,而营州南边的兴城则距离它不足二百里。

这才是李耕很看中此地的真实目的,未来夺取营州,震慑渤海国,对东变得黑水靺鞨那只西北的契丹都具有战略价值。

这两日就在四海通摊位的台子后面的座位上,李耕大致上也就构思了未来燕云忠义军整体的战略发展方向。

提到战略的高度是他现在所讲的话,对于其他人很难理解和明白什么叫战略,但是未来的筹谋帷幄方式,大概也只能是李耕这样有本事的军师所干的事情吧。

大平镇的集市一共开五天,有时候会延后两日,主要也是为了照顾后面赶来的各个游牧的部落。

总之这对于从南边来的各大商行来说,都是一次发财赚钱的机会,能多赚一日则多赚一日的好。

第三日,大平集市越来越热闹了!这一次赶过来的游牧部落的人更多了!两侧街道都挤得满满!

这些少数民族的人穿着的稀奇古怪,靺鞨人的大皮帽子,悉人的毛毡帽子,契丹人的光着头顶的髡发脑袋,夹杂着大群的各民族女人也在其中。

因为东突厥的残部大多数西迁,剩下的也开始向南融入到中原的汉人地区,所以之前被他们欺压的各部族都慢慢在恢复元气。

应该说大唐当初对辽东动兵,将一度强盛的高句丽直接灭国的后遗症就是这一地区的各种少数和民族就变得更加纷乱了!这也符合唐王朝分而治之是的策略。

渤海国如果不选择归顺的话,没准渤海国也被灭了!那个时候百济王国可就没有那么好命!

如今朝鲜半岛上,除了归顺大唐的新罗,就剩下半岛最南端的百济残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