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潼关(1 / 2)

[[第七章 潼关

潼关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此地进可攻中原,退可守三秦。自函谷关废弃以来,是陕西出入中原的门户。

潼关位于渭河汇入黄河的交叉口,南依秦岭,北临黄河,号为天险。

历史上曹操为了进入三秦之地曾和西凉锦马超大战于此。安史之乱时期唐朝名将哥舒翰亦和叛军大战于此。

皆因此地是中原进入陕西的兵家必争之地。

原本五省总督洪成畴战败以后,官兵一路向西溃退,定然会被张顺绕道奇袭新安和新函谷关的陈长梃、李牟二人截住。

事实上,他们二人也确实拦截擒获了不少官兵溃兵。

奈何人算不如天算,那陕西总兵左光先战败以后,竟然警觉的避开了直接堵着了崤函北道的新安。

他反倒逆洛水而上,绕道崤函南道,走雁翎关退守陕州。

等到陈长梃和李牟率兵西进,陕西总兵官左光先再率众退守潼关。

陈长梃率众趁机夺取陕州、灵宝和阌乡一州二县,直逼潼关。

只是无论张顺还是陈长梃都没有想到,这潼关这么难打。

明代潼关是在唐宋潼关基础上的重修和扩建。

城墙依山而建,东、西、北三面高五丈,而南面最高处竟然高达十丈。

其地设有卫所潼关卫,其居民多是军籍。又有

潼河穿城而过,关内又有良田千亩。守关士卒可以凭借险要,吃住皆在城中,进行长期坚守。

而潼关本身亦不是一座简单的关城,更正一个完善的防御体系。

潼关城以东是一条全长五里左右的黄巷坂。

黄巷坂道路狭窄,是一条南依秦岭、北临黄河的孤道。在这个孤道内军队难以展开阵型,无法发挥人数优势进行攻城。

在这黄巷坂之中,更设立了一座金陡关作为屏障,形成多层次防御势态。

而潼关南面的原上,更是分布着数十道沟壑。其中深度最长的沟道有四条:列斜沟、禁沟、潼水沟、望远沟。

这些沟壑被统称为禁沟,皆南北宗向横断南原。

潼关以南的南原本就高大,再加上这些沟壑,更是令人难以逾越。

但是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更在禁沟之中设立了不少堡垒,号曰:十二连城。

而潼关北面的黄河两岸又是黄河上重要的渡口风陵渡。若是双方坚持已久,还会出现被官兵才黄河北岸渡河夹击的情形。

陈长梃具备多次单独领兵的经历,倒也是知兵之人。

他见官兵有备,此地地形又无法展开阵型,发挥义军人数优势。

便命令李牟率领一营人马扎营在黄巷坂之外,轮番攻打潼关城外的金陡关。

自个则率领麾下人马驻扎在阌乡县城压阵。

初开始陕西总兵官左光先犹自不服,等到站稳脚跟以后,亲自率领麾下精锐突袭金陡关外的李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