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两个都是有福气的,”老夫人见机插了话进来,“至少有下人能帮手,我成亲那会儿呀,家里也没有多少人,许多事都要自己做,定好婚期后也不让出门,就连蓉蓉成亲我去添妆也只能呆一会儿就回家了。”
蓉蓉便是侯府老夫人的闺名,屋里坐着的都是自家小辈又是女子,老夫人也就把名字说了出来。说到侯府老夫人,她想说的话就多了,可惜还不曾开口,卫氏就拦了下来。
“谁家姑娘不是呢。对了娘娘,你是不是还帮萸儿寻了一个利落人?”
“是。”李珠连忙应道,把汪嬷嬷推了出来,“这是汪嬷嬷,最是知礼能干不过了,若不是为了妹妹,我都不舍得让她离府。”
李萸点头看向汪嬷嬷,脸上的表情略有些僵硬,暗想,这不会是传说中教人规矩还爱用针扎人的嬷嬷吧?好在她不怕扎,谁敢跟她动手可别怪她还起手来收不住力。
这事老夫人也知道,她暂时先不忆当年,跟李萸说:“还不谢谢娘娘,别人家的姐姐可没有这般帮着妹妹的。”
说到这个,老夫人又想到不少往事,心下一叹,却是不想提起。
“侯府规矩重,汪嬷嬷是宫里出来的,又在王府呆了好些年,足够应付这些,京中大小的关系她也熟。”说到这个,李珠又问卫氏,“可让妹妹背下了各家的亲谱了?”
“还不曾跟她提,正好你来了,好让她知道待嫁的姑娘不是那般清闲的,还要劳烦这位汪嬷嬷能帮着多看顾,我也能好好准备婚事的事宜。”
“知道母亲是不想妹妹辛苦。”李珠打趣道。
京城各府的亲谱可不是那么容易得的,若是李萸嫁的只是寻常人家,不背也没什么,可她嫁的是侯府,多少还是要背一背,总得知道王家白家陈家的那些事。
见情势有些不对,李萸倒生出了急智。
“其实最近我也挺忙的。”
“妹妹怎地这般怕累,瞧着明明是个聪慧的,记那些东西又不难,怎么还躲起来了。好不容易好了,无所事事地呆着岂不是白费了。”
这还有白不白费的?李萸抿了一下唇,实在是不想去背什么亲谱,也不想学规矩。
“我有其他事呢……”
她话里的暗示意味很浓,盼着她们知道她所说的其他事就是道宫那边的事。
“难道还没有一两日得闲的。妹妹只消用一两日时间去记,定能熟记于心。”
见李珠坚持,李萸又想了个由头。
“让秋桐记吧。”
在边上安静站着的秋桐一时目光飘了一下,想不到这都能说到她身上,她也不怎么爱背东西。
“你呀。”
李珠无奈摇头叹息,看出李萸是铁了心不想记,便不再提这事。
老夫人见不得李珠一片苦心李萸却不领情,念叨道:“你年纪轻轻的,旁的也不成,怎么连记个东西也不愿意。珠儿要出嫁那一会儿呀,学了多少东西。又不是让你都会,你哪怕学个一成都好……”
老夫人顾自在那里说,也没有想过还得给小辈留什么情面,李珠怕李萸脾气上来,想要把话岔开去,却见李萸呆呆站着,像是在听老夫人说话,神却早不知跑到哪里去了。李珠暗自想笑,面上又认真听老夫人说话,寻了个机会插了话进去。
“你好好听祖母的话,带汪嬷嬷回院去看看,有哪里要学的趁着还有时间赶紧学起来。”
李萸一时还没有回神,还是秋桐拉了拉她的衣摆,她才醒过来。回想了一遍刚刚从耳朵经过的话,她点头称好,行过礼后就准备带着汪嬷嬷回去,李珠也趁机辞了行。
“时间不早了,我也得回去了,不然康儿又闹。”
老夫人和卫氏都喜欢孩子,忍不住叮嘱道:“等过些日子府里事了,我们去王府看康儿。”
“好,康儿也念着外祖母和太祖母呢。”
这话儿也就说来哄哄人,康儿回京后统共也才见了两人一次,哪里记得住人,她们偏就信了,恨不得跟去王府疼爱他一番。
李珠也舍不得放着孩子在家里,若不是怕路上折腾,她还想带着孩子一块儿出门。
经过一年多的调养,康儿的身子勉强好些了,却也经不住累,平时李珠都不愿他出门。
孩子刚出生那会儿,她身子也不好,孩子一直由奶娘等照顾。一般高门大族的当家夫人也少有自己亲自照顾孩子的,都是交由底下人。李珠在怀孕时存着亲自养育的心思,谁知遇上变故,身子没跟上。
心下虽有些遗憾,但她也不是那等悲春伤秋的,底下人照顾得好就好。平时孩子也不粘人,生病时才娇气一些,看着便让人心疼。府里生养过的仆妇都说这孩子好带,李珠自己也这般觉得,心下对他也越发疼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