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还君明珠(1 / 2)

对于玻璃,姜云枫并没有太多的规划,因为打从一开始他就把一切都想好了,也做不出设么调整了。

玻璃的价格势必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所以现在就是趁着这时候人们还稀罕这玩意儿的时候尽量获得更高的利益,但这并不是一锤子买卖,以后还会有源源不断的玻璃被生产出来,所以价格的下降是一定的。

不能为了高额的利润而缩减玻璃的产量,因为在这个年代玻璃并不仅仅能作为奢侈品,它还有更多的用处。

最起码,大棚就能用到。

没有塑料油纸,玻璃就是大棚棚顶的最好替代品,大棚不可能永远都用小麦或者是水稻的秸秆做顶,如果是那样的话遇到风雪天气就傻了,甚至可能让整个大棚的作物都受到损坏。

更何况,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玻璃也会随着价格的降低慢慢被应用到更多的地方,到那时虽然利润远没有现在的高,但胜在细水长流,能源源不断的赚钱。

为了这西汉的财政,姜云枫真的是操透了心。

西汉的财政在文景两帝的时候是巅峰,随后就随着武帝刘彻的继位而慢慢走向了衰减,虽然对外战争很是能提升一个民族的底气,但战争这种事儿的消耗实在是太大了。

文景两帝之后西汉财政的巅峰应该就是刘彻在位的后半程时期了,虽然是用算缗告缗等一系列有些畸形的政策获得的,但不得不说那时候的刘彻是真的不缺钱。

但现在不一样了,刘彻留给刘弗陵的就是一个空壳子的西汉。

这并不是虚言,而是真的。

年轻时候的刘彻是巅峰时期,那时候的刘彻无论是在以战争为主的外交和对内政策上都很值得人称赞,但晚年过于追求寻仙问道以及巫蛊之祸的发生消耗了西汉国库大量的钱财和物资。

本来在接任丞相的时候姜云枫觉得虽然刘彻把他爷爷、父亲以及前期自己所打下来的大好前景挥霍的差不多了,但最起码因为算缗告缗等措施积存的财富还在。

最起码西汉是一副民穷但国不穷的景象。

然而事实证明他想多了,他这个丞相的处境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

没错,不仅民心民意岌岌可危,就连国库里都没几个大子儿。

泰山封禅、东游祭天寻仙问药、巫蛊之祸等等等等都是极其消耗钱财的一件事,所以刘弗陵当真算得上是挺惨的。

民心民意不行,对外战争不行,国库里也没钱,而且上面还有个霍光压着。

也正是如此姜云枫才把玻璃这事儿拿了出来,他当初本来打算的是就弄点儿给大棚用,等以后西汉的经济复苏之后再把玻璃拿出来,因为如果等到那时候就能通过玻璃获得更多的利润。

然而时不我待,姜云枫等不到那个时候了,所以他也只能放弃了西汉国内原本能获得的大量利润,转而朝着西域等外邦看去,至于国内,就只能等百姓们生活好了之后吧。

赚的少也行,总比一点儿不赚来得好。

不过现在姜云枫的心思并没有放在这上面,因为相比之下还有着更重要的事情等待着他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