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李渊和姜云明坐在田埂地头上瞎扯淡的时候朝堂的局势也在改变,已经有一些原本属于荥阳郑氏的位置被替换,但是荥阳郑氏也说不出什么反对的理由。
最开始的行动李世民还是有分寸的,荥阳郑氏在朝臣中占了那么多的位置总有一些是尸位素餐之辈,在不用顾忌的情况下李世民拿出“证据”火速将那些位置换上了京兆韦杜和卢氏李氏的人,这也让范阳卢氏和赵郡李氏的心也安定了一些,不管投资的成本多大,只要能见到回报就是好事。
面对李世民的动作荥阳郑氏无话可说,想要反击却找不到点,从小官小吏慢慢过渡到那些不是很重要的位置,皇室的联盟早已形成,即便是荥阳郑氏面对新兴的皇氏集团和叛变的两个世家也有些相形见绌,而就在荥阳郑氏有些发愁的时候李世民新颁布的命令又让他们见到了一丝曙光。
按压了许久的想法终于是在李世民的授意之下由长孙无忌提了出来。
科举。
其实科举这玩意儿到底是什么时候正是产生的到现在还有争论,那些专家们基本分成了三派,分别说是汉、隋、唐这三个炒蛋,但是这事儿和姜云明没啥关系,反正他提出的科举现在是拿出来了。
荥阳郑氏本来对于自家人员的收缩有些忧心,但是如今听闻实施科举制度却不由得高兴了起来,本来应该是坚决反对科举制度的他们现如今却成为了拥护的一方,这不得不说是世态炎凉,但是谁让他们站错了队呢?但是和对科举的拥护相比武举就没那么简单了。
初唐时期的武将还是比较有地位的,毕竟不管是忠是奸结局是好是坏唐初时期还是有不少出名的武将的,首当其冲的就是李靖、程咬金和秦琼等人,而且除了这些历史有名的之外还有李勣和侯君集等一大批身居高位的人也都是武将出身,但是就是这样还是使得武举这一词从一提出就遭到了巨大的反对。
看着下面争论不休的朝臣们李世民有些头疼,他现在无比怀念那个能在朝堂上搅混水的程咬金了,这时候没有什么比不讲理更好用的了。
对于朝堂上关于武举的斗争姜云明并不知道,因为他没上朝,不要要是他上朝的话肯定也会有些许惊讶的,因为这事儿摆平的方式有些出乎姜云明的意料。
武举政策的通过不是因为一众武将的出面力挺,而是因为所有武将的联名反对。
你支持的我就反对,不得不说这招儿挺好使,原本反对的文臣一瞬间倒了方向,他们不仅害怕武将阵营的扩张会影响到文臣的地位,更害怕武将的权利都集中在现在的那些人手中,相比之下他们宁愿分散一些。分散一下或许还有机会引导他们互相争斗,但是要真是集合起来就真的不一定有机会了。
武举的事情姜云明不是很担心,因为不论过了多少个朝代,“破格提拔”这种东西总是会有的,所以即便是暂时不能通过武举选将姜云明也会把比如薛仁贵这种大神提上来的。不过武举的通过是一定的,讲清楚利害关系之后姜云明相信他老丈人肯定会想办法让武举这事儿通过,所以和这些争斗相比姜云明更关心的还是另一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