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的卢:这么拼只是为了证明我不妨主(1 / 2)

刘表没有任何犹豫就拒绝了这个提议,“我坐据荆襄九郡,此生足矣,岂可再有别图?”

刘备默然。

此事揭过,刘表邀请刘备入后堂饮酒。

两人虽是兄弟相称,年龄却相差十九岁,有着无法逾越的鸿沟,有些话,刘表感觉不太好对刘备说。

就说这儿子吧,他的长子刘琦已经三十多岁,对于他来说,当务之急是将基业如何稳稳当当地传下去,而不是冒险去跟别的诸侯打仗。劳民伤财,去搏一个未知的胜负。

反观刘备至今无子,根本体会不到他的心境。

思及此处,刘表忽然长叹了一声。

刘备停杯问道:“兄长何故长叹?”

刘表又叹一声:“我心里有事,实不好对贤弟明说。”

刘备正要再问,忽见蔡氏从内室出来,立于屏后。

刘表当即垂头不语。

少顷,酒歇席散,刘备带着满腹郁闷回转新野。

转眼到了年冬,听闻程远志已经扫平辽东,班师回邺,刘备每日长吁短叹,左叹刘表不听其言、右叹生不逢时。

问计与徐庶,徐庶也没什么好法子。

天下一共十四州,北方九州归于袁,南方四州各自有主,两刘一孙都将本州掌控得极为牢固,刘备麾下仅兵马数千,战将两三员,靠这点微薄的兵力,骤然间想要谋划些什么,太难了。

为今之计,也只有慢慢等待时变。

这一日,刘表遣使来请刘备到荆州相会,刘备欣然前往。刘表接住,两人叙过礼完,携手步入后堂饮宴。

刘表叹道:“近闻袁射(程远志)自辽东提兵回邺,北方再无后患,其势日愈强盛,接下来,必有吞并我荆襄之意。昔日未听贤弟之言,失此良机,今日深悔之。”

刘备安慰道:“兄长勿忧,今天下分裂,干戈日起,机会多的是,失此一次不足惜,若能把握住之后出现的良机,为时也不晚。”

刘表连连颌首:“此言大善,说到为兄心坎里去了,与贤弟相谈如饮美酒,不觉渐醉。”

外忧既去,话又投机,两人遂开怀畅饮。

酒至半酣,刘表忽然停杯不饮,长叹连连。

刘备问其缘由。

刘表道:“我有心事,前时欲诉与贤弟,未得其便。”

“前妻陈氏所生长子琦,为人虽贤,性柔不足立事;后妻蔡氏所生少子琼,颇聪明果决。我欲废长立幼,恐碍于礼法;欲立长子,又恐蔡氏势大,后必生乱:因此委决不下。”

刘备不假思索道:“自古以来,废长立幼便是取乱之道,兄长若忧蔡氏权重,可徐徐削之,不可因溺爱而立少废长。”

刘表闻言,默然沉思。

这话,本是兄弟两人的悄悄话,却叫第三人听了去。

蔡氏素来猜疑刘备,但凡刘表邀请刘备,她必来窃听。此时正悄悄立于屏风后,听得刘备言语,心下暗恨。

刘备说完,方知失言,遂借口入厕暂缓。

少顷回席,刘表见刘备愁眉不展,遂问其缘由。

刘备长叹道:“眼见日月磋跎,年华渐逝,弟足下却无锥地容身,是以忧虑难消!”

刘表道:“我听闻当年,贤弟在邺城与大将军共论英雄,贤弟尽举当世名士,其皆不认,独说贤弟乃是天下仅有之半个英雄,以昔日大将军之权力,都不敢自称英雄,贤弟何愁日后功业不建?”

这话刘备爱听,也一直是他百折不挠的信心来源之一。

不管当初程远志是自谦也好,戏言也罢,至少说明了在彼眼中,他刘备是个英雄。

刘备乘着酒兴,随口说道:“备若有基业根本,天下碌碌之辈,皆不足虑也!”

这话口气太大,地图炮横扫一片,连刘表也被波及到了。

刘表闻言,默然不语。

刘备拍了拍额头,自知语失,又觉一日之内自己两次失言,实为不智,连忙托醉而起,告辞回馆舍安歇。

刘表嘴上没说什么,心里却有些微微吃味,回到内室,被蔡氏接住,后者说道:

“适才我于屏后听得刘备言语,甚狂妄轻觑,足见其有吞并荆州的意思。若不早除,必为后患。”

刘表摇头不语,觉得“年轻人”刘备酒后吹几句牛皮,无伤大雅,也不至于较真,遂翻身就歇。

蔡氏出了内室,密请蔡瑁来见,商议除掉刘备。

蔡瑁道:“那就领兵于馆舍先杀了他,然后再告知主公。”

蔡氏点头。蔡瑁告退,便连夜点军去杀刘备。

刘备回到馆舍后,坐卧不宁,越想越觉得心下不安,正所谓“疏不间亲”,自己一个外人,竟然因喝了几斤酒而不知轻重,掺和起别人的家事,着实是昏了头。

思及此处,刘备立即起身唤来随从,一齐上马,连夜奔回新野。

等到蔡瑁领军来到馆舍时,刘备早已走了许久。

蔡瑁暗恨来迟一步,便写诗一首刻于壁间,径入州牧府来见刘表。

“刘备题反诗于壁上,不辞而去。”

刘表不信,亲至馆舍查看,果然见墙壁上有四句诗:

“数年徒守困,空对旧山川。龙岂池中物,乘雷欲上天!”

刘表见诗当即大怒,拔剑道:“我誓杀此无义之徒!”

行不数步,心下猛然一动:“此壁上字迹极熟,却不像玄德所书,倒像是蔡瑁的字迹……”

遂回身馆舍,仔细打量一番,见果然是蔡瑁字迹,便用剑尖削去此诗,出了馆驿。

蔡瑁抱拳请道:“主公,军士已点齐,可即可发兵往新野,擒住刘备问罪。”

刘表摆手道:“不可造次,此事容后再议。”

蔡瑁见此计不成,暗中与蔡氏又商议出一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