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开战不久,孙坚即战死,夹击之势瓦解。
彼时南阳的局势很不好,北有董卓、西是茫茫崇山峻岭、南有刘表倾一洲之兵来攻,只有东面是盟友孙坚的地盘。
袁术意识到南阳不是久留之地,必须东进,掌控豫州及扬州(豫州本身就是他的地盘),作为将来发展之地,方才稳妥。
恰逢此时,前任扬州刺史陈温去世,朝廷任命兖州刺史刘岱的弟弟刘繇为扬州刺史。
袁术命孙贲(孙坚之侄,收编了孙坚旧部)进攻九江太守周昂,占领阴陵后,袁术集结部队,向寿春城发起进攻。守将陈瑀敌不住,弃城而逃。
袁术自领扬州刺史,兼称徐州伯,掌控豫州及扬州北部的庐江郡等地区。
朝廷新封的扬州刺史刘繇见扬州治所寿春已被袁术占领,遂将郡治所移往江东,以抗袁术。
其时董卓身死,李傕、郭汜新掌朝廷,派人到关东大封诸侯,示意拉拢。袁术任命其为左将军,阳翟侯,假节。
此后,袁术以寿春为基地,迅速坐稳了江淮地区。
其时中原的局势迅速明朗,曹操坐领兖州后,实力迅速膨胀起来,与袁术屡有争端。
袁术战曹操不过,又见曹操疯狂进攻徐州陶谦,登时万分忧虑。
曹操若是击败陶谦,下一个目标必定是他袁术。
就在这时,曹操因徐州屠城和和斩杀名士边让,而大失民望,张邈伙同吕布里应外合,捅了曹操的后方。
吕布的出现不仅救了徐州,更救了形势不妙的袁术。
之后便是六路诸侯围攻曹操,旦夕之间,曹操就成了过眼云烟。掌控兖州的人成了程远志――也就是自己人。
袁术大松一口气,开始图谋徐州。
图谋徐州而不是扬州,这里面是有说法的。
益、荆、扬、三州地域辽阔,人口不少,但人口都集中在三州的北部,比如益州只要打到成都,就算全控了益州,
荆州只需要打到南郡,襄阳即可,更南方的地区根本不用去,传檄即可平定(送封信就可以了)。
扬州也一样,人口都集中于长江以北的九江、庐江、吴郡,再往南的广大地区都处于待开发状态。
所以袁术只要掌控住最发达的寿春及江北之地,就已经是占据了扬州最丰腴的部分。
更南边的地方,因为人口太少,山越频频作乱,只需要抽空去攻略一下即可,多一块少一块影响不大。
这时的天下形势是:朝廷掌控在李傕、郭汜、樊稠等凉州将领手中,他们仅控了关中地区周边五六个郡(三辅之地、弘农、河东、南阳)。
河北六州尽归程远志。吕布挣扎在生死存亡之间,寄于徐州刘备篱下;益州刘焉刚死,刘璋跟张鲁立刻闹起了分家;荆州刘表只有守成之心,并无扩张之意。
袁术审视了一圈,发现天下皆是碌碌之辈(除了义弟程远志),不知不觉间,坐拥淮南的他,竟然成了这大汉最风骚的诸侯。
想要再风骚一点,关键就在徐州了。
只要拿下徐州,放眼天下,谁敢直视于他!
袁术与陶谦无仇无怨,甚至之前还是联盟,一同对抗曹操。但随着袁术战略东移,两人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冲突。
陶谦去世后,刘备接管徐州,袁术认为机会来了,遂起兵攻打刘备。
刘备被迫迎战。
于是正当刘备与袁术在广陵对峙时,吕布再次施展偷袭大法,袭取下邳,夺了徐州。
由于城内有曹豹接应,夺了下邳城后,吕布迅速控制了徐州北五郡。
刘备瞬间就面临无家可归的局面,只得孤注一掷向广陵进军,却被袁术击败。
袁术很生气,自己这边跟刘备激战数月,胜利果实却被吕布轻易偷了去。
徐州之主从陶谦换成刘备,再换成吕布,每一个上位都那么轻松,袁术自然咽不下这口气,可吕布的勇猛世人皆知,正面硬刚感觉打不太过,只能暂时忍耐。
好在,机会很快就来了。
建安四年,积蓄了许久力量的袁术,发兵二十万,分兵七路进攻徐州,同时与程远志约定南北夹击策略。
在干兄弟俩的夹击下,吕布不出意料的迅速败亡。
徐州郡治下邳终于归了袁术,徐州也被一分为二,干兄弟俩一人一半。
袁术的信心迅速膨胀起来,打算回头收拾越来越不听话的孙策。
收拾完孙策就称帝!
但还没来得及动手,孙策自己就死了,十八岁的孙权上位,立即遣使修好。
这种时候,虽然军队并不占绝优势,人才队伍一塌糊涂,但袁术仍然膨胀了。
称帝是他奋斗一生的梦想,老袁家也是时候更进一步了。
毫无疑问,他袁术就是老袁家的领头羊。义弟程远志应该是支持他的,也必须支持他!
程远志的劝告能劝得了一时,却劝不了一世。
只是过了短短一年,袁术便一意孤行地称帝了。
到底是什么给了他信心?
不会是我给的吧……程远志忽然觉得这有可能就是真正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