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利益是战争永恒的主旋律(2 / 2)

当年刘秀就是从河内起家,吞并冀州、幽州两个大州后,势力大增,进而夺取了天下,兴盛大汉两百年至今。

众诸侯都觉得,“袁射”这家伙,一定仔细揣摩过光武帝的起家史。

否则何以天下刚有乱相,就巴巴的占据了河内?

小子动作够快的!

最关键的是,一开始,大家都不觉得程远志会有袁绍那样的野心。

前者经常一副文人高士的打扮,仗着袁隗义子的身份,在洛阳城中怼天怼地怼空气,把士人得罪了一个遍。

而同时期的袁绍却在笼络人心!袁术也在大张旗鼓积蓄钱粮,两人都是一副要干大事的姿态。

对比之下,谁会想到袁射才是三个人里最狠的?

但是现在大局已定,两袁也已结盟。

众多有雄心志向的诸侯,纷纷调整对外策略,或寻求联盟、或默默发育。

进入191年的时候,天下忽然难得的平静了下来。

众诸侯不再厮杀、争夺。只是相互防备着,小心翼翼发展自身实力。

这是长安朝廷乐意看到的局面。

既然天下平和了,那么朝廷就要有所动作了。

王允的美人计已经发动,离间计还会远么?

董卓对于即将到来的凶险一无所知。

因为他的目光一直紧张的盯着关东诸侯们,生怕这些愣头青再来一次针对他的讨伐联盟。

上一次,十九路诸侯讨伐他一个人,他表面上镇定,心里其实害怕极了。

十九个打一个,完全不讲武德了。

他能不怕么!

不过,这人呐,一但注意力过度放在外部,就会忽略内部的变化……

这却不提。

程远志得到大半个冀州已经过了三个月,内部事务也逐渐理顺。

这时候,于夫罗派来了使者来催款。

于是程远志瞬间就意识到,清扫并州剩下三胡的事务,可以再次行动了。

目前的冀州周边的局势是这样的:北面,刘虞掌控着西面半个幽州,他德高望重,名望很大。

无论程远志还是公孙瓒,都不好贸然对刘虞动手。

南边,兖州是一锅乱粥,刘岱、曹操、鲍信、张邈、袁遗等群雄扎堆于此,个个都是好勇斗狠之辈。

也不好插手进来。

东面是公孙瓒,他手底下有七八万骑兵,占据冀州东三郡,完美的将冀州和青州给隔离开来。

西南方是河东郡,是朝廷的地盘,董卓派了重兵布防。

西北方是并州,胡人多于汉人,民风彪悍,治安极差。

既然四个方向暂时都无法用兵,程远志就打算拿胡人开刀了。

冀州手握雄兵十五万,骑兵仅有万余人,打个公孙瓒都打不太过。

那怎么行?

程远志的目光不由得开始打量起那些拥有无数良马的并州邻居们。

只是一眼,就立即选中了一个比较对胃口的对象――南匈奴于夫罗部。

南匈奴分为左中右三部,占据着并州中北部三个郡,面积不大,却是并州剩下三支胡人中(东羌胡、鲜卑、南匈奴),真正意义上“富得流油”和“战马最多”的部落。

根据探子汇报的数据,南匈奴以区区三个郡的面积,占据着全大汉一半以上的马匹出口生意,是当之无愧的贩马大户。

早在189年年底,讨董联盟刚刚组建的时候,南匈奴就大气的赞助了袁绍五千匹马。

南匈奴趁着各个诸侯军队刚组建,都需要战马的当口,大赚金银财宝粮食,瞬间暴富!

光是190年全年,南匈奴在贩马一项上,就赚取了不下于百万两银子,可谓是“富得冒烟”。

其中于夫罗部赚得最多!

而这样一个拥有大量财富得势力,军事力量却很薄弱,整个于夫罗部加起来,骑兵还不到两万人。

这点兵力在强邻程远志眼里,简直不值一提。

当你富得流油的邻居每天穿金戴银,吃香喝辣,在你面前晃悠的时候,他家里甚至狗都没有一条。

最关键的是,这个邻居还借给你一大批债务――因为在讨伐董卓期间,程远志为了组建大规模骑兵部队,向南匈奴三部一共借了三万匹马。其中于夫罗部是最大的债主,

于夫罗一共借给程远志两万匹马。

双方当时约定,先货后款、战后给钱。

可想而知,当于夫罗使者来催款的时候,程远志的心里有多恼火。

有多蠢蠢欲动!

先不说张扬控制了太原后,麾下骑兵已经增加到五万,冀州还另有兵马十五万。

哪怕留下十万看家,也能再派出五万人马来。

这五万人马里,甚至还不包括一万多并州狼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