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春耕(1 / 2)

没出生之前,林易每天都是担惊受怕,生怕自己出师未捷身先死。

出生后,总算出了件喜事——面板有动静了。

在出生后第二天早上,林易发现面板上多了个项目——灵力,只是数值为零。

并且,脑海中出现了一个灵力池。

他能清晰的感受到,灵力正在缓缓增加,只是增加的速度很慢。

根据这三天平均充能速度估算,要用十年才能充满灵力池,那时候就可以动用属性面板了。

面板具体有什么作用,他还是不知道。

如何加快充能,也需要探索。

但作为一个兼职网文作者,资深网文读者,林易有种预感,面板能力应该是提升技能熟练度。

这样一想,林易突然感觉未来可期。

当然,首先要解决充能问题。否则十年才用一次,对他来说也是鸡肋。

为了让充能进度更直观,林易让灵力池变成进度条模式。

目前充能约0.01%。

……

元月十五到二十一日都是晴。

太阳融化了积雪,土地随之解冻。

春天来了。

洪林村是个小山村,百分之九十的食物来自土地。

春天到来,意味着要开始种田了。

农民种田就是跟老天爷抢时间,前世有二十四节气,帮助农夫了解老天爷的性格,掌握耕种时间。所以二十四节气流传千古,到现代都在运用。

这里却没有这样的节气,或者说还没有人总结出这个世界天气变化的规律。

在洪林村附近,新年之后连续七日晴天,就是春耕之时。

元月二十二日这天,洪林村家家户户都是喜气洋洋,男女老少都挑着水桶,背着农具,开始了春耕。

林易家也是其中一员。

清晨,林易全家都出了家门。

林冬木跟林大山走在前面,陈秀莲背着林易走在后面。

林易全身裹着一张羊皮,头上带着貂皮帽,被包裹的严严实实,只有眼睛跟鼻子露在外面。一根绑带将他牢牢绑在陈秀莲背后。

初春的空气有些清凉,还带着点泥土的清香。

看着田埂上,挑着水桶来来往往,一张张笑呵呵的面孔,林易倍感新奇。

出门时,爷爷、老爸、老妈,也如田间的同村人一般,挑着水桶。

春耕先挑水。

林易从自己脑海里找不到相似的画面。

前世,他家种的是水稻,三月初才开始春耕。

第一步是处理种子,先晒种,再选种,然后消毒,最后催芽。在等待种子发芽时,给田里抽好水,等泥土软化,就请人来耕田。七岁之前是牛耕,七岁之后是手扶耕田机。这时候水稻种子已经发芽,筛选掉没发芽的坏种,把发芽的种子播到耕田时准备好的秧田里。等种子长成近一尺高的禾苗再拔出来,均匀的插到水田里,每棵秧入泥两寸,间隔半尺左右。

洪林村的主食也是水稻,副食小麦。

水稻要用洪溪水灌溉。

洪溪的水源,据说来自三百多里外的泗源山。

泗源山是一座高耸入云的巨峰,洪溪的水就是泗源山雪水融化而来。

洪溪的水流量,完全看雪水融化速度,雪融化的慢,洪溪就是一条小溪流,融化的太快,洪溪就会爆发洪水。这也是洪溪名字的由来。

洪林村水田都在村子面前,春种夏收,秋冬是洪溪枯水季,无法种水稻。缺水的时候也可以种冬小麦,但是冬小麦要将近三百天才成熟,会耽误来年的水稻种植,两者相冲突。

在能保障水源的情况下,水稻收成比小麦更高,村民自然更愿意种水稻。

除非遭遇洪水灾害,水稻绝收,村民们为了活命,会种植冬小麦。

不过洪林村已经十多年没有遭遇洪灾了,主食一直是稻米。

倒是台山后面,有个小平原,足有几千亩地。

那就是洪林村副食小麦的来源。

只是,那片地属于青枫镇上某位大人物。

去年林易家里忙了一个多月,其实就是在做雇农,帮别人种田。

小麦秋种,也是夏收,不过是初夏,水稻则是盛夏,正好错开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