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1章 人终归要有底线(二十五)(1 / 2)

魏文南祖上是非常辉煌的,魏氏曾是晋朝建国八大功勋家族之一,世袭九代亲王爵位,传到第七代,到了宣宗时期,魏氏权倾朝野,架空皇帝,图谋改朝换代,最终被众多门阀世家联合攻击,最后落了个满门抄斩,片甲不留的下场,只有极少数支脉子弟,在外隐姓埋名,这才逃过一劫。

魏文南的祖上有着极为辉煌的过去,但那已经是几百年之前的事情了,到了他这一代,乃至往前推十代,他们这一脉,就已经是彻头彻尾的平民百姓。

所以实际上来说,魏文南家世寒微,乃是寒门出身。

魏文南幼年刻苦读书,十八岁便是中了进士,年轻之时,血气方刚,性格鲁莽,招惹了很多是非,因为得到平宗皇帝的爱护,这才平安无恙,魏文南到了中年,想到年轻时候的往事,这才慢慢懂得其中的缘由,因此对平宗曾经的爱护之情,心中极为感激,并立下誓言,誓死效忠晋朝,忠心不二。

魏文南并不受到赵智的信任,因为他是平宗皇帝太子赵勇的旧臣,只是看重他的才华与能力,赵智才没有杀他,但继位之后,也是很快就把魏文南打发到了岭南做刺史。

当时的岭南局势动荡,其内多有民众暴乱,地方节度使心怀叵测,其外,蛮越权臣张福篡权弑君,晋朝对其严厉指责,因此两国关系紧张,并很快爆发战争。

魏文南历任黔州司马、刺史、观察使,凡七年时间,数次成功抵御蛮越来犯,多有战功,表现出了非常不错的军事才能,因此,广元八年,赵智见魏文南性格低调,不贪权财,对朝廷恭敬顺从,于是将其任命为黔州都督,两年后晋升节度使。

平宗对其有爱护之恩,赵智对其又有知遇之恩,受到两代皇帝的恩情,因此,魏文南对晋朝,对朝廷是非常衷心的,但凡朝廷的命令,他皆是尽全力而为,绝不敢有半点马虎,天下藩镇何其多,能够像魏文南这般一心为公,不留私心的节度使,确实不多见。

天和元年二月,魏文南进京面圣,第一次正式提出告老还乡,赵智予以挽留,在这之后,魏文南便在京城住下,这一住就是近半年的时间,期间,魏文南相继五次面见赵智,希望可以离开岭南,回返家乡养老,赵智提议让魏文南的长子去往黔州为都督,续领本部兵马,被魏文南断然拒绝,言其自己儿子虽多,但都是庸才之辈,且都是文官,不知军事,即无威望,也无能力,根本压不住黔州的悍将兵勇,而且黔州不论地理还是军事,都是非常重要,非才能大度者不可往之,朝廷应当慎重考虑。

魏文南态度极为真诚,赵智这才确定,魏文南确实是真心放权,于是龙颜大悦,让魏文南即刻回返岭南,处理后续事宜,并答应他,将给予王爵之位,以公主许其诸子之一,让其荣归故里。

谁知,这一走就是天地永隔,魏文南的突然生死,必将导致黔州乃至整个岭南道局势的骤变。

李勋眉头紧皱,心情沉重。

从石虎的手段与行动上来看,他下一步一定是自请黔州留后,然后上书朝廷,一是表忠心,再就是请求册立他为新一任黔州节度使,这是各大藩镇节度使惯用的手段,要是换做别人或是其他地方,朝廷或许也就忍了,但是黔州不行,魏文南对朝廷一直忠心耿耿,如今死的不明不白,而且是全家皆亡,不论是道理上还是巧合上,根本都说不通,若是朝廷不闻不问,颜面何在,公信何在,所以,李勋几乎可以肯定,赵询一旦知道这个消息之后,不管是作态也好,还是实际情况也好,他一定会表现出勃然大怒,并命人彻查此事,至于石虎的自请黔州留后,也定然是断然拒绝,如此一来,已经掌控了黔州兵权的石虎,岂能坐以待毙?

就在李勋沉思之际,小乐子从殿内匆匆出来,对着众人说道:“诸位大人,皇上让你们进去。”

“走吧李相国,今天的事情恐怕是少不了了。”

陶侃叹声说道。

李勋点了点头,没有说话,迈步前行。

或许是因为李勋等人的到来,大殿之内此时一片安静,但从一些人的脸色上不难看出,刚才这里一直有着激烈的辩论与争吵。

政事堂九位相国,随着李勋的到来,今日倒是难得聚齐,只不过他们的神情显得有些沉默,贺中楷坐在那里,脸色潮红,显然刚刚与人争吵过,杨道临、李忠等人则是坐在那里,有的闭着眼养神,有的则是手中拿着文书,低头在那里看,也不知道已经看了多久。

至于主角盛世通则是站在左边,神色清淡,一脸肃然,虽以年过六十,但身子依旧挺拔。

赵询看着李勋等人,神色阴沉的说道:“你们倒是在外面躲得好清静。”

“微臣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