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战起(1 / 2)

覆清1796 隐宗宗主 5546 字 2021-12-20

回到军营,把顾德全和孙良谟二人找来后,黎汉明便让刘阿蛮把江兰发来的情报再次述说了遍。

刘阿蛮闻言又连忙简单的说了一下:“江高官近日收到西山朝的水师营发来的消息,他们准备洗劫西山朝后北上投靠我军,希望我们能接应。”

“西山朝水师?”顾德全闻言一愣,皱着眉头不解的问道:“他们怎么会想到来投靠我们?”

孙良谟倒是知道一些缘由,闻言便笑了笑说道:“顾兄有所不知,这西山朝的水师主体是华南海盗,此外,他们的正规水师中,大多也是广东、福建等地的渔民和水手。”

“正如孙参谋所言。”见有人知道,刘阿蛮便点了点头接话说道:“据军情局打探到的消息,乾隆三十五年,越南爆发了以阮文惠兄弟为首的西山农民起义,后来,西山军攻入河内,阮文惠得国,乾隆封其为安南国王,并改名阮光平。”

“不过,西山政权建立后,西山朝政局并未稳定,南方的阮福映在法国人的支持下,一直到今天,与西山军进行了长达十几年的战争。”

“在这场漫长的战争中,西山政权国用匮乏,遂奖励海贼,四出劫掠,同时大肆招募我国沿海地区被满清逼迫得活不下去的渔民水手等组建了西山朝的水师。”

“栖居江坪的华南海盗与西山政权结成利益共同体,通过向西山军提供劫掠来的物资,把西山政权变成他们销赃的大客户;另一方面,海盗们开始作为海上军事力量,加入西山军,同西山水师一道共同战斗。”

“据我们所知,作为回报,西山政权阮光中向海盗首领提供船只和武器,并赐予他们招兵买马时封官许愿的权力,给他们颁发了一堆通行证和印信。”

“这样,长期活跃在华南海域的海盗们,一夜之间就披上了合法的外衣,他们完成劫掠后,回到西山朝,向阮光中缴纳战利品,而阮光中则向他们提供安全的庇护港和可观的分红,那段时间,东南沿海的大小海盗都知道,越南有个光中皇帝,是“大老板”,奉光中皇帝为“大老板”,他们就能在海上攫取更大的利益。”

“根据我们打探到的情报得知,华南海盗和水手们后来几乎参加了西山军所有的海战,背靠越南西山政权,华南海盗在这个历史契机中逐步做大。”

“同时,西山军向海盗提供的武器船械十分精良,海盗船比广东水师的船大三四倍,炮弹比水师的重十来斤。不仅如此,海盗们还从西山军那里学到了高超的作战技术和组织方法,在与南方阮福映军打海战的过程中积累了实战经验,懂得了怎样在海上使用火炮和建立据点。”

“近年来,曾经小打小闹的华南海盗,无论是船只、武器装备,还是规模、组织结构,都上了一个新台阶。在海盗内部,形成了不同的帮派,每帮下面,又分成大股、小股,既联合行动,又互相制约。”

“如今西山朝式微,新接任的西山王不再重视他们,所以他们才另觅他处。”

听到刘阿蛮的介绍,顾德全听完后顿时眼睛一亮,道:“也就是说,这帮人是现成的有丰富战斗经验的水手?”

刘阿蛮闻言还没开口,孙良谟便抢先说道:“其实华南海盗大多都是明朝遗民,,不得不迁徙到国外。有一些家庭浮梁渡海去了高丽半岛和日本,另一些家庭迁徙到了安南、柬埔寨沿岸等地;绝大部分迁徙到安南的明朝遗民都坚持自己的信念,不剃发不承认日后在中国建立全国统治的清朝;纵然他们娶了当地女子为妻融入当地社会,但仍就固守明朝的礼仪和中国固有的风俗。”

“迁徙到安南的明朝遗民生活贫苦,只能以半渔半盗的方式维持生计。值得留心的是,他们还没有忘记自己故国。国姓爷建立郑成功起东南亚-台湾-日本三边贸易时,他们是国姓爷最忠诚的支持者,他们攻击任何途径安南海域的商船,除非他们承认明朝在这片海域的权力并给予国姓爷经济上的帮助。”

“国姓爷被清军消灭后,生活在安南的明朝遗民彻底绝望了,他们也由听命于国姓爷的海上私掠者,彻底沦落为受人诟病的海盗。”

“也正因为如此,新崛起于安南的西山兄弟政权才注意到了他们,还以官职、武器、基地笼络了他们。”

对于这些海盗,黎汉明是知之甚少,除了郑一嫂和张保仔外,另外就知道一个海盗联盟,那都还是十多年后的事情了。

不过,如今经由军情局打探到的消息和孙良谟说出的消息,黎汉明顿时对这些海盗了解了不少。

至于孙良谟是怎么知道的,黎汉明不用问也知道,作为曾经的汉留师爷,与天地会、哥老会以及华南海盗等反清复明势力必然会有联系,所以他知道这些消息也不意外。

见三人都看向自己,黎汉明想了想便说道:“告诉江兰,答应他们,到时如果他们愿意从军的就加入海军,还愿意继续在海上讨生活的,我们也给他们发放私掠许可证,就算都不愿意,我们也欢迎他们回国,同样编户齐民,分配土地。”

“另外,告诉江兰,让他转告后黎朝的黎维禇,我们给予了他们那么大的支持,如今时机正好,要是错过了,就让他们将来和南方的阮福映去争吧,那时就算我们支持他,他能不能争赢都是一回事了。”

“是!”刘阿蛮闻言先是应了一声后接着道:“另外,外联部的黎恺部长发来消息,他们已经说服东南海盗势力之一的朱濆部南下加入我军,按时间来算,现在应该已经和左将军汇合了。”

黎汉明闻言点了点头,想了想问道:“左春来那边有何消息?”

孙良谟闻言连忙回道:“回大帅,参谋部前几日下发的军令应该还没有到达左将军手里,不过左将军向参谋部送来了接下来的军事计划。”

说着,孙良谟走到地图前,一边会议着左春来的军事部署一边在地图上比划道:“第二兵团除北路兵马继续东进湖南不变外,中路大军在光复广西平乐府后,立即东进经由连山厅、连州取韶州后,抢占广东的北大门梅关,然后分兵两路,一路固收梅关抵挡由江西、湖南等地南下救援广州的清军,一路则南下向广州推进。”

“如此一来,在我军攻打广州时,南下救援的清军要么便被北路兵马牵制,要么便被挡在梅关不得寸进。”

黎汉明闻言点了点头,梅关他知道,梅关在梅岭,梅关古道翻越大庾岭、位于江西省大余县与广东省南雄州交界处,相传由南迁越人首领梅绢的姓氏命名,这里是南北交通要道,兵家必争之地,被誉为“岭南第一关”。

“横五岭之门户,当百粤之冲津”,既是湖南、广东、广西、江西等省的唇齿,又是两广地区的咽喉要道。

梅关是广东的北大门,如果站在南方王朝的角度来看,韶关又何尝不是南方王朝的南大门?

南方王朝比如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南宋,他们都非常重视对两广地区的控制,毕竟这里是他们的大后方,不能出乱子。

一旦两广有兵作乱,只要乱兵出了韶关,南方王朝就将陷入大乱,乱兵从梅关出南岭,可以顺湘江北上进入湖南、荆州,也可以顺赣江北上进入江西、江南。

无论是荆襄还是江东,都是南方王朝的根本重地,不容有失。

当然了,黎汉明知道那里,除了因为琅琊榜中的梅岭同名外,再有便是那里有个出名的珠玑巷。

珠玑巷有三街四巷,即珠玑街、棋盘街、马仔街,洙泗巷、黄茅巷、铁炉巷、腊巷,战乱时北方汉人族群南迁,这些南迁族群的文化和生活在那里融合,对日后珠三角地区的发展与文化有深远的影响,因此珠玑巷被视为广府文化的根源地,后世每年有许多海外华裔前去寻根问祖。

后世黎汉明所在的黎氏家族在寻根问祖时,也去过那里几回,黎汉明也跟着去过一次,所以他对那里的印象颇为深刻。

见黎汉明没有说话,孙良谟便继续说道:“至于南路大军,左将军准备分三路出击,一路渡海取琼州府,一路由高州府向肇庆府南部进攻,一路则由太平府、镇安府边境交接回来的一个师加上浔州、梧州等地的兵马,由梧州府向罗定州和肇庆北部封川、开建等地进攻,而后由四会向广州推进。”

黎汉明闻言想了想,随即开口道:“既然朱濆率部加入了,那么海上也要利用起来,告诉左春来,让他收编朱濆后,混编一路,沿海岸北上扫荡沿岸清军,再有,在攻打广州时,可联络惠州的天地会义军,会攻广州,同时,也可联系广州天地会、小刀会等反清组织协助。”

“另外,参谋部这里后勤一定得跟上了。”

“大帅放心,为了保证第二兵团的后勤供应,参谋部已经开拓了三条补给线。”说着,孙良谟继续在地图上比划着说道:“大帅请看,镇远府兵工厂除了供应第五兵团外,还由黎平府经古州江水路进入广西,从容隔江南下进入黔江、龚江到梧州府。”

“贵阳兵工厂也会南下到南笼归化厅,然后从锰渡河由水路南下进入广西,然后由红水江送到梧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