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大明的国民经济分配原则(1 / 2)

天启四十年九月二十六年,大明代表孙传庭等与罗刹国的代表尼拉夫于基洛夫签订了《基洛夫条约》。

这对于已经年近花甲朱由校而言,是一件又改变了历史进程的大事。

他无疑对此是感到欣喜的。

“大明的版图终于又辽阔了不少!”

朱由校在新普及的电灯的照耀下,看着新换的大明疆域全图,兴奋地对自己的辅臣们说了起来。

“更可喜的是,这一次即将有上亿两白银的赔款!光是第一笔,就有五千万之巨!”

刘鸿训笑着说了一句,然后感叹道:“做陛下的首辅是幸福的,从不为生财的事发愁,只为花钱的事发愁。”

“能有今日这样的盛世局面,其核心只在于一点,即以民族利益为本!”

“这一切非只是朕的功劳,你们和天下的民众皆有功,不然何以能从罗刹国手里得到如此丰厚的利来?”

朱由校说着就道:“所以接下来,这钱怎么花的事,依旧得将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

“天下之利,如何分配很重要,若只用来奉养不事生产者,则生产者积极性必然下降,使天下之经济为畸形之经济,而国民提高生产动力之积极性也就下降,创新科技的热情也会消减!”

“陛下说的是!朝廷的职责在于如何更好的调度天下财富。”

温体仁也跟着回了一句。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这不是我们想看到的,如果有这种现象,就是朝廷的失职!”

卢象升倒是更为尖锐直接地提了出来。

朱由校因此看了他一眼,微微一笑。

他不得不承认这些大臣受自己的影响,已经开始具备一个现代执政者的意识,开始知道调控经济的重要性。

而不是像历史上的传统士大夫一样,只知注重道德建设,而对国民经济的失衡忽视,甚至即便看见了也毫无办法,最多只是用些诗词感叹一下。

再好一点的,就是通过建立一些政策抑制一下兼并,而没有从国家层面,将利益分配直接向生产者即大多数百姓倾斜的意识。

但现在,朱由校身边的这些大臣,在目睹了天启四十年来的发展情况后,已经知道了,分配蛋糕的重要性。

知道朝廷不能只是阻止权势者将蛋糕往自家多分点,还得主动用看得见的手,将蛋糕往生产者这边多分点。

因为市场这个无形的手总是在习惯性的让财富往更优秀但也是少数的人手里集中。

“父皇说的是,天下之利,如何分配很重要!”

“儿臣认为,财富分配重在公允二字!私以为若要公允,当天下所增之财富普惠于天下万民,但眼下武官军士待遇过高,百姓福利也过高,以致于朝廷国帑开支甚巨,哪怕眼下即将有五千万两白银赔款进账,也难以持久维持朝廷开支,朝廷还是应该想办法减少军事开支与福利开支为好。”

皇次子朱慈灿这时候说了起来。

“武官军士的待遇现在还不能调低,关外全靠军屯移民,而武官军士愿意在关外定居,甚至更北的苦寒之地定居,皆因朝廷给的俸银和退伍后的恩养银高,如果调低了,谁还愿意去边外苦寒之地?”

“另外,强大的军事实力是朝廷控制天下财富分配的底气,没有刀在手,也分不了鱼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