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 阿济格的悲凉(2 / 2)

逆天换明 样样稀松 9 字 2022-12-02

别看前方的厮杀很激烈,但后续部队在狂轰滥炸之下,已经快被遮断。这就导致前方得不到有效的补充,将处于以少打多的不利情况。

除了火炮,敌人的战斗意志也令人咂舌震撼。

能在近战肉搏中不败不溃,且坚持这么长时间,并逐渐占据上风,虽然是倚仗着人数优势,可也让阿济格生出了不祥之感。

别说一比一的伤亡,就是己军能打出一比二的战绩,也难以与兵力不断大幅扩充的东江军对耗。

阿济格用力摇了摇头,甩开烦念,下达了一连串的命令。

呜咽的号角声回荡在战场上空,建虏以弓箭为掩护,开始了阵前撤退。

这是一个痛苦的决定,说是撤退,与溃败也没有太大的区别。在东江军追射的火力下,撤退的建虏不断被击死打伤。

三千骑兵在左,三千骑兵往右,撤退下来的建虏回到营寨坚守,摆出了三面夹击的架势。

东江军的追杀很有限度,收回己军的伤员和阵亡者的遗体,不紧不慢地补充兵员、整顿队伍,装填火枪火炮。好半天,才恢复了向前的缓慢推进。

阿济格的作战意图很明显,先拉开距离,避开敌人火炮的轰击。等东江军推进到更加开阔的地域后,再用骑兵展开反击。

速度快、冲击力强,骑兵还能够左冲右突,迂回绕袭。而步兵战阵的特点,通常是正面最强,侧翼和后队则是弱点。

显然,阿济格已经认识到,战场还不

够开阔,只从正面进攻,非但无法取胜,还有可能被敌人消耗殆尽。

他期待着敌人继续向前,不管是分兵对付三个方向,还是进入利于骑兵驰骋的地带,再次交战的结果都会大不相同。

东江军果然向前推进了,步兵战阵之间的距离逐渐拉大,象是要把更加开阔的新战场全部充满,使建虏骑兵没有侧翼活动的空间。

阿济格远远瞭望着,认为东江军这样的布置很是想当然。距离适当还没问题,可过远的话,骑兵一样能从其中穿***攻。

「大人,炮兵禀报,建虏营寨已经进入火箭的最大射程。」传令兵从后奔来,躬身报告。

尚可喜嘴角微抿,露出一丝笑容,传下命令,部队再前进三十米。

当东江军停止了推进时,阿济格微皱眉头,觉察到了异样儿。他四下瞭望,当目光停留在营寨时,脸色有些变了。

但一切都晚了,已经装填已毕的火箭发射车很快就固定完毕,向着建虏营寨开始了勐烈发射。

将近两百枝火箭铺天盖地,遮蔽了午后的太阳,闪着火焰尾接二连三地扎进了建虏的营寨之中。

稍顷,爆炸声便如过年的鞭炮般,响个不亮,连成了一片。

大半火箭都是爆燃弹,迸溅的火焰引燃了帐篷、粮草、甚至是栅栏,火光四起,烟雾升腾。

阿济格握紧了拳头,几乎要下令再次展开反攻。但望着烟火蔓延的营寨,再看看已经停止前进的东江军,终于还是叹了口气,发出了撤离营寨的命令。

救火是不太可能的,营寨内人员越密集,敌人的再次轰击,伤亡也会越大。

再次进攻也是冲动无智的,敌人并没有按照阿济格的预计进入他希望的新战场,与敌人拼消耗也是他所不愿的。

「今天是一个营寨,将来可能就是鞍山驿,或者是辽阳。」阿济格声音低沉,缓缓说道:「就现在辽阳的壕沟,已经无法阻挡敌人的火炮轰击,要大大加强,拒敌于三里之外。」

尹勒图无奈地叹了口气,吃一堑长一智,虽然值得赞扬,但说这样的话,已经显示出阿济格对未来的悲观。

守城,已经与以往不同,龟缩城池内将不再安全。在敌人的勐烈轰击下,人员能够构筑掩体。但房屋呢,仓库呢,粮草物资又要如何保护?

被烧成一片白地、只剩下城墙的城池,还有坚守的意义,又能守多久?

正如阿济格总结的经验教训,要想坚守城池,就要在城外与敌厮杀交锋,将敌人挡在三里之外,使其火炮难以发挥。

可这样的打法,又回到了建虏所要避免的消耗战。在人力、兵力越来越紧张的状况下,大金会越打越弱,最终的结局岂不是已经注定?

马国柱心中也生出悲凉,后金颓势难挽,他这个汉女干的命运将会更加凄惨。到危亡之时,建虏既不待见,东江军更是不会宽恕。

听说郭大靖是最恨汉女干的,遵化之役后,投降建虏的不是被他杀了,就是押送到京师明正典刑。

可已经上了贼船,既无法跳下,就只能与船共浮沉了。

硬着头皮,马国柱躬身建议道:「贝勒爷,我军再立营寨时,可效彷敌人,以木桩、树枝冻结于地,绵延数里,可挡敌军。」

阿济格看了马国柱一眼,面无表情地回过头,澹澹地说道:「此议甚好,便如此布置吧!」

眼见着营寨内已经火光冲天,建虏也作出了弃寨的行动,东江军便没有再浪费弹药。炮兵重新装填,以备再战,步兵战阵则开始缓缓后退。

建虏遭到接连的打击,已经无再战之心,便眼睁睁地看着敌人从容退却。

如果继续进攻的话,郭大靖倒是

也有战胜敌人的把握,但损失不会小,且没有这个必要。

已经通过进攻展示了战力,建虏还敢分兵去救援阿敏所部?从建虏在此扎营,而不是直入凤城,便能看出建虏的心虚。

阿济格应该是个鲁莽无谋之辈,怎么作战风格并不相符啊?

郭大靖甚是疑惑,却也猜出一些端倪。应该是遵化一战,被打得心惊胆战,落下病了。

只不过,以后攻打城池时,恐怕激战是在城下,而不是围绕城墙来展开了。

堑壕战嘛,血肉磨盘,东江军虽然会有很大的伤亡,建虏也同样如此。消耗战,建虏已经打不起,却不得不打。

嗯,此战过后,便尽全力把辽镇吞并过来。在兵力上,就已经具备了大决战的条件。

再训练整合大半年,秋天发起最后的总攻,完成平辽灭虏的千秋伟业。

郭大靖的目光移向西方,似乎穿越千万里,看到了那座已无用处的小城——宁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