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谈成协议(2 / 2)

而火炮也是如此,限制它只能是阻挡火炮的发展,更加阻挡了大航海时代的发展。

中国的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创新的智慧成果和科学技术,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还不是被人经各种途径传至西方,让那些西方国家使用并发展了,然后又拿来侵略中国。

最后,李昌宪抬起头来说:“火炮可以出售给你们,不过我有一个条件,那就是使用万陵县的火炮来攻击万陵县的船队。

如果有人违反了这个条件,那万陵县有权终止火炮的供应。”

“李县令,我们同意这个条件,绝对不会拿它对付万陵县的船队的,何况我们都签署合作协议了,哪能失信于人?

我们安装在船上,也是为了自保,毕竟海上风险太大,不止大晋朝沿海有海盗,倭国和南洋诸国也有大批的海盗在虎视眈眈地盯着我们的商船。”

众位海商一听李昌宪这么说,赶忙都异口同声地答应了。

别说一个条件,就是再多一些条件,他们也会答应的,这些火炮都是关系着他们的身家性命,他们如何不上心?

“李县令,这个火炮什么时候能出售给我们?”

既然李昌宪都打开了口,他们也不愿意放弃这个机会,能在这个时候能谈成的绝对不会拖到明天的,万一等李昌宪回去后再反悔了怎么办?

这个火炮是一家独有,没有第二家可以供应,就是当初二皇子他们买回去的神威大炮也是如此,有人仿制了一些,不是耗费巨大,就是材质不好,经常发生炸膛的事情,而且万陵县还握着一些重要的部件,让他们买来的大炮威力大大减弱。

所以,他们也很希望这次买火炮一定要买全套的,不能再打折扣了。

李昌宪犹豫了一下,说道:“产量有限,万陵县的许多船只还没有装备,所以要不是你们等一等?”

看到李昌宪想拖,众位海商们都不想干了,好不容易让李昌宪松口了,如果再让他拖下去,那就摆明了他是不想出售给他们。

“李县令,我们现在需求的不多,先让给我一些火炮,相信万陵县还是能供应的吧。”

本来李昌宪就是想出售给他们的,但是好东西需要吊够所有人的心思,不能让他们认为这个火炮来的太容易了。

所以的推辞,都是把火炮的供应限制住,把价格提高。

“好吧,我让人尽量供应吧,不过火炮的安装不是一般人能安装的,你们需要把船只送到万陵县的船厂才能安装。”

李昌宪又给万陵县的船厂拉了一笔业务,反正这些大海商不差钱,倒是安装服务费多要一点就是了。

“没有问题,我们的船只随时可以去万陵县的船厂去。”

众位海商们都有点迫不及待了。

“好,明天你们去县衙哪里报名,并交纳一部分押金,就可以根据县衙的安排,去安装火炮了。”

李昌宪最后同意了。

所有的事情都洽谈完毕,而且商谈的结果,众人都很满意。

再加上二皇子在背后的鼓动,所有人都畅所欲言,而且在和大海商们交谈的过程中,李昌宪还拉到了几份投资。

这些投资也是大海商们有意为之,如果万陵县的生产能纳入他们的经营范围之内,到时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都成为一家人了,以后还会有纠葛吗?

这些投资对于大海商来说,简直是不值一提,但是对万陵县来说,那是太重要了。

以大海商的大手笔来看,几万两银子的投资那是看不起他们,几十万两银子都是小事,最少都是百万两银子起步。

一下子把李昌宪给震住了,牛逼,有钱的大海商都是大爷!

早知道如此,何必让许胖子和李昌路两人四处拉拢投资的商人,一个大海商就能让他们全年的任务都完成了。

因为万陵县靠近海边,通往南洋的航线大大缩短,所以这些大海商也不是愚蠢之人,航线的缩短就意味着节省费用,在万陵县投资就能多挣钱,所以他们何乐而不为哪?

不过他们的投资一下子在万陵县展开,注定会对万陵县现在的经济机构造成重大的冲击。

因为到南洋做海贸,在所有商品中,占比最大的就是丝绸和瓷器这几类大宗货物。

大海商投资的就是这些产业,而且他们投资的不是几千人的产业,动不动要几万人,甚至于以后,估计十万人也有可能。

这种冲击就苦了那些小投资商,无论在资金上,还是工艺技术上,他们都无法和这些大海商相比,他们不但带来巨量量的资金,还带来了先进的技术。

李昌宪也没有办法,这是正常的商业竞争行为,优胜劣汰,弱肉强食,落后的生产力注定被先进的生产力所代替,小农经济也会被大资本和大生产淘汰下去。

对于那些小生产商来说,要想生存下去,就要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进行技术革新。

如果还是不行的话,那就迁移到竞争不激烈的地方去,而且李昌宪也替他们想好了,南洋诸国有大量的土地,也有很多的土著人,可以利用起来。

直到有人提议到万海大酒楼聚餐时,李昌宪才和众位海商停止了商谈。

“殿下,有些怠慢了,请多原谅,主要是刚才商谈的太投入了。”

李昌宪赶忙站起来和二皇子唐彦道歉。

“不妨事,我觉得很有意思!”

二皇子是真的很有意思,他在这次商谈中看清了李昌宪的为人,如果李昌宪不是做官的话,估计是一个成功的商人。

对于商人来说,在商言商,一切以利益为主。

李昌宪就是如此,看来别人说的和他想象的不一样,恐怕李昌宪不是真心的投靠了太子殿下,他就是一个墙头草,谁给的利益大,估计李昌宪就会投靠谁。

要是如此的话,那自己争取李昌宪的希望就大了,所以二皇子在李昌宪和大海商们商谈的时候,都是笑眯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