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一章 迁徙路(三)(2 / 2)

新顺1730 望舒慕羲和 4379 字 2022-07-27

读圣贤书,其实学的都不是治国学问,不过是个选拔过程。当年太宗皇帝就开玩笑说过,说这玩意儿,就是比背祖率的小数点,其实也一样。很多治国为官为政的东西,都不是在圣贤书里学的。

但读书总是识字的、识字就便于学道理。这私塾先生去了一趟济南府“进修学习”,也算是眼界豁然开朗,因为在济南府,就有人把一些简单的道理,不遮遮掩掩、直直白白地讲了出来。

说的不要再直白。

简单来说,松苏改革已经完成,苏北皖北地区也因着修路、挖煤等,稳定了下来。

北面京城,那是朝廷精锐驻军所在。

运河被废,现在是一点不怕运河地区造反“截断运河”。

而即便是这个挖河道的事,也不是上来就挖的,而是提前做了准备。

莱登地区不提,那本就是刘钰练兵所在,更是较早开始了转型的地区。加之后来走海路闯关东,极大地缓解了矛盾。

登州府、莱州府,根本乱不了,反倒是改革的受益地。

沂州府,因着海州盐业发展,向北扩盐,同时又改了青州府、武定府的盐业到沂州府海边,那边也是欣欣向荣,乱不了。

青州府,又是搞永佃、又是种烤烟、又是开了临淄等地的煤铁矿、修了路、种花生,这几年日子也好过,也乱不成。

一步步、一点点,大顺在印度、欧洲、美洲打仗的这几年,这几处的改革逐步实行,就像是一道绞索。

最后,才到了选定的黄河河道,以及最麻烦的、也是漕运等改革影响最大的曹州府、东昌府、泰安府这几地。

绞索开始拉紧的时候,已然是到了最后,再无反抗之力了。

这时候才动,而且动起来就是这么决绝,各种强制,不留情面、不讲道理。

说到底,就是“胆气壮”,知道乱不起来、至少不至于乱到连州连府的地步,更不用担心为了“漕运安稳”而各种退让。

当然皇帝心里也是有数的。

皇帝之所以要修从京城往南计划到汉口的铁路,这里面就包含着黄河改道之后的局面:京城到汉口的铁路、黄河、淮河、海州到徐州的铁路、长江、外加天津威海旅顺的造船业和舰队,已经完成了对“帝国造反危机区”的分割。

当然,这私塾先生在济南府“进修”的内容,自不可能讲皇帝这边的大分割之类的东西。

甚至于,这些道理,若说有用、似也有用;若说没用……要是压根就不想造反的人,便是听了也无意义。

这私塾先生虽也是私塾先生,也住在这史上的梁山泊旁边,可他却不觉得自己是吴用。

今日前来,也确实如他所言,领钱要干的事,他都干完了,这次来真就是出于同乡同宗本家之情,来说点现实的东西。

更简单来说:把家具、树木、锅碗瓢盆、牲口,能卖的都卖了。把养的鸡,愿意卖就卖了、不愿意卖不如直接杀了吃了。

这才是真正现实的道理。

况且说了,这次移民,私塾先生也要去。去了之后,多半还是村社成镇的半屯田样式,到时候各地的人都有,他也需得一些熟人,否则到了那边,怕被人欺负。

私塾先生打听的消息不少,听说那边,是按照村镇形式来的。

以一百二十户为一个村,按照土地远近,按照近、中、远分割土地。基本保证公平,各家皆有远近。

理想状态下,八村环绕,若星拱月,而有一镇。镇上设学堂、铁匠铺、置百工。

待人生聚,若满百二十丁,则可集中继续向东迁而成新村镇。听闻这种模式,是学西洋人公理会的经验,村镇满人则申请批地,新设村镇。无非是西洋人靠的是教堂,税等也交到教堂,而这边靠的是学堂和衙门,税也交到衙门。

只是去到那边,各地的人都有。是以总归还是本村本宗的人,去了之后也能互相照应。

私塾先生倒是确信,到了那边,几年之后,日子肯定不比这边差。

是以他才如此热心,做说客做到自掏腰包额外工作的地步。

不然,要是到了那边,过的竟比这边差,那他此时做的越多,将来恨意越大,便适得其反了。到时候,被人埋怨一辈子,甚至过的太差被人吭哧来一刀,可就赔大了。

至于说兼济天下的胸怀,私塾先生虽没有继续进学求功名,但多多少少还是有点的,他是真的相信,挖黄河这事,是利于天下的。只不过,人活着,得吃喝拉撒衣食住行,是以胸怀有、也相信,但到最后,还是要谈些吃喝拉撒的事。

比如现在要劝的赶紧把家里物件能卖的卖了。总归说,到了天涯海角,金子银子铜钱,依旧还是钱,能买书能买酒能买肉能买衣。有天下情怀,和吃饭拉屎穿衣过日子,并不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