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复任没几天的上郡守冯职,刚刚用过饭食。
饭食很简单,就是一碗普普通通的粟米菽豆饭,小小一碟腌制的酱菜。
酱菜并没有吃完,所以留到明天早上还能吃一顿。
这般吃食与寻常庶民黔首家中日常的吃食,没有什么分别。
粟米、菽豆,乃至腌制的酱菜,都是冯职府中自己种出来的。
就连那酱料,都是自己腌制的。
郡守是一郡之地的最高长官,地位尊崇。
本来完全可以享受极其奢靡的生活。
光是每年国府俸钱,就已经足够锦衣玉食了。
更别提,外面有得是富户豪强,想要巴结郡守大人的。
但冯职却对这些虚头巴脑的事情,并不感兴趣。
大都是公事公办,严格按照秦法的条律行政执法。
下人将碗筷收拾之后,又抱来了一堆竹简。
这都是正在尝试推行的宽法反映上来的各种问题。
任何法律在推行之后,在具体实施的时候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所以条款也需要根据这些问题,随时进行修改、补充和解释。
同时,下面执行新法的官吏们,也是要重新学习的。
这新的宽法,大体上还是以以前的秦法为框架。
仅仅只是在具体刑罚上做了一些更改。
增加了让徭役和刑徒,能够立功受赏的措施。
冯职心中清楚地知道,现在推行的宽法仅仅只是第一步。
并没有大动筋骨。
他与长公子详细探讨过。
现阶段秦国虽然施行郡县制,但是下到乡、亭、里,秦国官府的影响力,其实并没有那么强。
长公子扶苏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冯职已经隐隐感觉到。
长公子可能想要向那些乡绅和豪强开刀。
这些人,在乡、亭之中,地位崇高。
甚至有很多乡,黔首只知道乡啬夫跟豪强,而不知道郡府。
平时黔首之间,有什么矛盾纠纷,也都是由乡里的乡绅进行评判。
县令去了,都不管用。
甚至于,一方县令上任,首先要取得乡绅们的认可,才能够开始开展政务。
如果乡绅豪强对县令不认可,那么县府的政令便寸步难行。
县府的政令,必须要通过这些豪强乡绅,才能达到民间。
这也就造成,大量的县官已经实际上和豪强联系在了一起。
相互勾结,甚至县府官吏被那些豪强收买控制。
冯职治理郡府,自然知道这其中的关键。
但是又没法取缔这些乡绅。
郡府可拿不出那么多的官吏,去治理广大的乡、亭,甚至是里。
即便是身为上郡守的冯职,对此也是非常的头疼。
但他也知道,上郡还算是比较好的。
毕竟地广人稀,没有什么特别大的豪强,也没有那些六国老世族。
其他的郡,很多豪强就连郡守郡尉都未必能够惹得起。
最起码,冯职自己就是知道的。
旧楚地和齐地的有些郡,郡守和郡尉手里不过两三千县兵,还分散在各处。
而那些豪强、乡绅豢养的门客,亦或是一些六国老世祖的子弟可能会有数万人,加起来连郡尉都惹不起。
平日里表面上听你郡守郡尉的政令,但是任何民间大事,诸如丧葬、嫁娶、矛盾纠葛,都是由那些‘德高望重’的豪强主持的。
这些豪强,和郡府之间,其实是有着利益矛盾的。
最下层的黔首,就那么多。
郡府又缺乏大量的基层官吏,所以只能靠着这些豪强管理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