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很多,直到第二日天亮,冯梦龙才完全看完。
这些文档的言词并不华丽,但很真实,每一页,每一件事都似乎带着血泪。
冯梦龙年过七十,精力不济。一夜无眠,浑身都疲惫异常。他闭眼躺在横椅上,但无论如何也睡不着,一个个真实画面在眼前一一闪过。
他看到了那些士卒。
他们都很年轻,身披铠甲,腰挎长刀,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他们杀入战场,他们冲上城头,他们与敌搏杀,他们冲锋向前。
他们受伤了,鲜血染红了衣衫,发出痛苦的呻吟。他们战死了,重重的倒在泥坑之中,脸上带着恐惧的神情。他们微张着嘴,低声说着什么。是在呼唤他们的父母,还是在呵护他们还年幼的儿女。
他们好似走了过来,在自己耳旁说了什么,听的不甚清晰。他们又走了,眼神里满是对这尘世的不舍。
冯梦龙睡不下了,他起身随便洗了把脸,连发髻都没整理,便带着两个小童出了门。他去找了宋应升,向他打听顾炎武,之后才知道后者已去了陵县。他马不停歇,坐上马车又赶去陵县。
当问清他的来意之后,顾炎武向他推荐了归庄,后者现在负责所有的军情塘报和统计给予死伤将士抚恤的发放。
在归庄那里,冯梦龙确定了那些文档所写的事情全部是真的,而且还得到了最新的,更多的有关文档。
之后,每隔一段时间,归庄便去拜访冯梦龙一次,给他带去更多的备用文档。后来,他还带去军情速报的报纸。在里面专门开了一个分栏,描写各军英杰的事情。
从那时起,冯梦龙就没再骂过周显,反而呈现半归隐状态,大部分时候就待在他那临时的住处里。
直到近一年之后,冯梦龙刊印了一本《破虏记》的小说,顿时引起天下震动。
数次刊印,都第一时间销售一空。
在军中,这本书更是收到普通士卒的推崇。不少士卒从辽东回到济南之后都会主动去拜访冯梦龙,并送上各种礼物,因为他们感觉冯梦龙写的就是自己。
在民间,更有人把他的这本书编成了评书,戏曲,在茶馆、饭馆里表演,场场爆满。
唯一感觉不爽的,大概只有满清了。多尔衮发出赏格,用一万两银子要冯梦龙的人头。这反而是对冯梦龙的认同,更提升了他的盛名。
有人把《破虏记》和《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并称四大长篇小说。
可惜的是,冯梦龙在《破虏记》刊印一年后便因病去世,一代大师终成传说。
周显前往蓬莱,从那里出海去辽南,途径莱州。典农朗石尊义的土豆育种已得到突破,得周显同意,将在鲁北的平原、陵县、商河三地试种。
这三地多为平原,也是收拢北地难民最多之地,用之可以缓解当地的粮食问题。
而其他如红薯、玉米、南瓜、辣椒、花生、番茄、卷心菜等引进的新种也在进行小规模的试种。
按石尊义的说法,等这些推广下去。十数年后,华夏人的餐桌上将丰富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