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8章 英雄归来(2 / 2)

这一走不过三四年的功夫,怎么回来之后家乡吃饭的方式都改变了。

“这是炒菜,用铁锅炒出来的菜肴。”这几年王霄做了不少事情,其中就有改变了这个时代的吃饭习惯。

铁锅的出现,让传统的蒸与煮逐渐相形失色,很快就在长安城及其周边风靡起来。

暂时也就是在长安城和周边的那些镇邑才算得上流行,因为铁锅价值不菲,普通百姓还真舍不得花费高价买上一口铁锅。

不过随着铁器产量的不断攀升,相信铁锅也会和铁质农具一样,逐步开始大规模普及。

吃饭喝酒,聊着西域的事情。

张骞的状态很差,不过精神却是极为亢奋。

外出数年风吹雨打,承受着难以想象的压力。可现在功成归来,所有的一切付出也就有了意义。

“陛下,臣从西域带回来了许多种子。有些是陛下说过的,有些臣也不知道是什么。”

“不知道没关系。”王霄微笑着将一根大鸡腿推到了霍去病的面前“上林苑里空地很多,种下去就知道是什么了。朕要的最关键的那几样,都找到了吗。”

西域的东西王霄都想要,不过这其中却是有几样极为重要的,是越早得到越好。

“陛下所说之苜蓿草,臣已经找到并且带回来了种子。”

苜蓿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适应性很强。耐干旱,耐冷热,产量高,还可改良土壤,一年四季都能种植。

这是一种顶级的牧草,含有丰富的畜禽营养。对于此时的大汉来说,有着极高的战略价值。

这玩意只要是个地就能种植,哪怕是盐碱地也可以。

种上一季农作物之后,再轮种一季的苜蓿草。不但不损害地力,反倒是会增强地力。

而且这玩意可以用来大规模养殖大型牲口与家禽。

大型牲口不用多说,马匹是战场与交通运输的主力。牛则是耕地最为重要的劳动力,哪怕是羊也可以提供大量肉食。

家禽的话,家家户户都可以喂养。不需要支付太高的养殖成本,就可以源源不断的得到肉类与蛋类物资补充。

吃永远是天字第一号的大事件,能够增加肉蛋类的营养提供量,付出什么代价都行。

苜蓿草,就是大名鼎鼎的牧草之王。

“做的好。”王霄满意点头“是在大宛找到的?”

“陛下圣明,的确是在大宛国找到的。”

苜蓿草的原产地在小亚细亚一带,当年亚历山大东征的时候,将苜蓿草带到了中亚这边。

而大宛就是亚历山大东征残部所建立的希腊殖民国家,自然也是有种植。

“单此一件功劳,就足够你封侯。”

王霄这话一出,张骞激动的眼泪都落下来了。

“臣还带回来了胡瓜,大蒜,胡萝卜,香菜,蚕豆,葡萄,石榴...”

“好好。”王霄满意点头“那胡瓜不好听,改名叫黄瓜就是。”

“喏。”

“这些种子要妥善保管,送到少府那边让他们开始种植。谁要是浪费了宝贵的种子,我可饶不了他们。”

华夏本身自然是物产丰富,不过外来传入的农作物瓜果蔬菜什么的也是非常之多。

历史上的两次大规模引入,一次就是张骞出塞,将大量源于西域甚至是欧洲小亚细亚的农作物带到了中原。

第二次则是发现南美洲之后,那些玉米辣椒西红柿草莓菠萝等等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来到了中土大地。

王霄可不会排斥这些好东西,哪怕是外来的只要能够增强国力,为百姓们提供生活便利和营养,那就是要细心照料的好东西。

说完了这些,话题开始转向这次的外交成果。

吃过饭的张骞,行礼之后说“西域小国无数,大都深恨匈奴残暴盘剥。对待臣都是非常热情,大都表示希望派遣使者来拜见陛下。”

王霄看了眼身边还在和鸡腿做斗争的霍去病,微微摇头说“这事情不着急,等拿下了河西走廊之后再说。”

“喏。”

张骞应了一声,随后才说“臣在大宛国遇到了月氏的人,他们对于反攻匈奴报仇雪恨的事情不感兴趣。臣本想再西行去找月氏之主,可当时风闻匈奴人正在追寻臣的团队下落。臣带着众多种子不敢过多耽搁,所以并未西去就从大宛返回。”

“月氏人?”

王霄面露不屑之色“他们的王脑袋被匈奴砍下来做成了酒器,早就被匈奴人吓破胆了。遇上了匈奴人也就只会逃跑,指望他们对付匈奴人,还不如指望匈奴人铅粉嗑多了自己完蛋。”

张骞不太明白王霄话里的意思,只能是连声附和。

联合月氏人这个匈奴人曾经的敌人,战略上两面夹击是没问题的。

只不过月氏人完全就是扶不起来的阿斗,早就被匈奴人给打破了胆子。他们是真心指望不上的,打匈奴还是得依靠自己。

拉着张骞说话,一直说到了月上柳梢头,王霄这才意犹未尽的让他回家去休息。

不过在张骞临走之前,王霄说“你的功劳配得上朕的奖赏,从现在开始,你就是博望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