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句话在并州大地广为流传,也许不只是并州,像长安,像益州,甚至是西凉。这些只要是李信势力能够触及的地方,恐怕都在颂扬李信这种对百姓的态度。
其他诸侯无一例外,视百姓如草芥,用之如刍狗……
刘备看到的是其他地方没有的凝聚力,以及对李信的拥戴。
当人们不在仅仅是因生而劳作的时候,李信就成功了。
刘备暗暗心惊!
天时地利人和,李信基本样样占尽,如此下去,不久的将来这天下,恐怕就是这李氏的天下了!
这正是刘备不想看到的。
昔日王莽篡汉,幸得“位面之子”光武帝的出现,才使得刘家天下又延续了二百多年。今时的处境比当时还要艰难,自己是否能成为下一个能帮汉室续命的“位面之子”呢?
刘备在李信处事事低调谦卑,无非就是为了长安的面圣,只要自己的身份确认了,才有机会去实现这个宏大的愿望!
一切却都来的太过于顺利。
是年,对于天下,这是一个难得的太平年,而对于刘备,这一年似乎就是他人生的转折点。
通过李信的引荐,小皇帝通过查阅宗族内的档案,证明了刘备的身份,从前朝景帝开始记起,轮宗族里面的辈分,小皇帝都要喊刘备一声皇叔。
刘备身份的变化,三兄弟自然喜上眉梢,只不过刘备的做大,之前担忧的是荀彧,现在却又换了一个人而已。
初春,依旧寒气逼人的长安城中,李信的小班子,齐聚于位于皇城脚下的别院中。
“主公,刘备此人其志不小,如若一味纵容姑息,将来恐成心腹之患!”
说话的是一直呆在长安的贾诩,他并不知道荀彧等人早前为了这件事和李信闹过不快,只是很客观的向李信陈述了这个事实。
李信明白他的心思,只是望着贾诩话音刚落群臣渐变的脸色时,却又微微的叹了一口气。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李信淡淡一下,只是这突如其来的一句话,即使是聪明如郭嘉、贾诩,却也完全是不能明白李信的心思。不明觉已的贾诩只得上前一步,只准备如同荀彧之前那样直言谏道,却被李信提前示意阻止,他只得尴尬的立在那里。
不仅是贾诩,李信相信,刘备的事,手底下的这些人还有很多事不服气的。无奈之下,他伸出手掌,反复旋转后淡淡地说道。
“刘备,我既然能捧他上天,自然也能送他下地狱。一切都在我的掌握之中,倾覆之间便可将他如同蝼蚁般捏碎!”
李信说罢淡淡一笑,众人见他那般信心满满,方才明白原来这一切李信早有谋划,那么此刻,除了佩服李信的深谋远虑,群臣还能继续做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