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资再一次以强悍的姿态战胜在香港盘踞多年的英资,即便是港英政府大力扶持的国泰,也完全经不起这摧枯拉朽般的攻击。
他们一再阻止港龙的发展,却没想到盛世会砸出海量的金钱,连整个太古集团都吞下。
没人知道盛世到底动用了多少亿港币,而作为施雅怀家族老乡的汇丰银行,在这一次的狙击战中,也提供海量的资金给施雅怀家族。
只可惜这些资金都是泥牛入海。
这次强势的收购行动,再次让盛世声名大噪,令商界同行为之瞩目。
在香港如此庞大的收购案并不是没有。
在李黄瓜与船王收购和记与会德丰之前,怡和、置地、和记就已经相继有意收购会德丰。
同时,市场亦盛传香港太古、英之杰集团、南洋帮财团以及华资公司均有意问鼎,一时间沸沸扬扬。
即使仅从商业买卖的角度看,这在当时亦是一宗庞大而复杂的交易。
面对来势汹汹的几大财团,会徳丰左右为难,遂咨询财务顾问获多利的意见。
获多利表示,和记国际及怡和公司所经营的业务,与会德丰的相当近似,如果把具体详尽的资料提供给它们,对会徳丰业务将造成损害。
于是,会德丰拒绝向和记及怡和提供资料。
有关兼并收购遂僵持不下。
1976年12月4日,怡和、置地与会德半达成协议,如果十日内无法就有关收购合并达成协议,上述收购计划便告吹。
十天后,和记及置地相继宣布退出,一场预期激烈精彩的收购战戛然而止。
不过,怡和、置地对于这次收购功败垂成耿耿于怀,并有意伺机卷土重来。
1980年9月5日,怡和为保卫对置地的控制权,展开策略性行动,将手中所持有物业、股票交换置地的股份。
其中,就包括330万股会德丰A股,大约相当于会德丰总资本的11.8%,即7.4%的投票权。
这时,会德丰董事局才大吃一惊,发现事隔五年,怡和系实际上仍没有放弃有关收购会德丰的计划。
事实上,如果会德丰董事局无意放弃,外人是很难夺取该公司的控制权的。
只可惜,早在70年代初,会德丰董事局鉴于60年代以来多次利用供股集资或发行新股收购其他公司。
已逐渐丧失对会德半的控制权,遂决定发行B股予以保卫。
这个法子也行之有效,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收购战风起云涌,但却没有人去打会德丰主意的主要原因。
然而,“B股堡垒”亦非牢不可破。
任何外界财团只要取得足够股权,便可建议召开特别股东大会,通过取消B股的特权,控制权就会立即落入持有大量A股的投资者手中。
施雅怀家族便像当年的会德丰董事局一样,在不断割肉的困境下,又等不来救援,他们只能放弃对公司的控制权。
之前吃下的怡和到现在盛世都没消化完,现在又一口吃下太古。
往后一段时间内,盛世完全就暂时不需要再向外部扩张,光是消化完这家百年企业,就要撑坏盛世的胃。
这则具有爆炸性的财经消息,迅速通过香港媒体向全世界扩散,世界知名媒体纷纷引用相关报道,从各自的角度进行解读。
有人认为改革开放不止是让中国的经济迈步向前,也觉醒了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
有人则认为盛世再次吃下太古,无疑是给还在香港发展的英资一个巨大的阴影。
嘉道理家族现在就特别煎熬,感觉就活在华资的阴影之下,因为刘栾雄这段时间一直在疯狂从他身上咬肉。
而且作为曾经香港最大的几大财团,现在就只剩下汇丰和嘉道理家族。
汇丰肯定是没有人要吃下,但嘉道理家族就难说。
本来还只是躲在怡和与太古的后面,偷偷摸摸发点小财,结果这两个高个子一下子就被人摁在地上揍死,让嘉道理家族瞬间出现在聚光灯之下。
更可怕的是,盛世对太古与怡和两战两捷,给其他华资也产生一种‘我上我也行’的错觉。
于是,刘栾雄发起更为猛烈的进攻,让嘉道理家族苦不堪言。
盛世一口吞下太古后,马上宣布要退市重组。
此时时间已经来到了7月底,苏老师要去京城接老婆和孩子的愿望又落空,他现在忙得几乎都抽不开身。
忙着对太古的私有化。
也忙着应对英国人可能的反偷袭,毕竟英国人可不会老老实实。
不料,突然有人给他送来一封邀请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