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谁敢灭我曲阜孔家?(1 / 2)

[[第三十六章 谁敢灭我曲阜孔家?

据说打崇祯十二年起,崇祯经常做梦,梦见有一个人,在他的手上,写了一个字——有。

这是个很奇怪的梦,而且还不止一次,所以他把这个梦告诉文武大臣,让他们帮忙解释。

大家听说,都说很好,说很吉利。

这话其实也有有道理,毕竟有,总比没有好。

然而有一个人却大惊失色,这个人叫王承恩,是崇祯的贴身太监。

散朝后,他找到了崇祯皇帝,对他说出了这个梦境的真实意义,可怕的寓意——大明将亡。

按照王承恩的解释,这个有,实际上是两个字。上面,是大字少一撇,下面,是明字少半边。

所以这个字的意思,就是大明,要少一半。

崇祯不信,不敢信,大明江山,自打太祖皇帝起起,二百多年,难道要毁在自己手上?

事实证明,有些梦的确是有那么一些道理的。

因为没过几年,李自成就打进了北京城,崇祯将自己吊死在了煤山的那棵歪脖子树上,光着脚,用头发挡着脸,给自己这位亡国之君留下了最后一点体面。

他死了之后,南明又先后经历弘光、隆武、永历等朝,共计十八年,清廷终于彻底平定天下。

因为南明朝廷实际控制的疆域最大的时候也不过半壁江山,所以这么算下来在崇祯皇帝手中丢了的也就半个大明,应验了王承恩的解梦。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七日,李自成的军队到达西直门(他从西边来),开始攻城。

崇祯皇帝有句名言,诸臣误我,还有一句,是文臣人人可杀。

三月十七日,事实证明,这两句话很正确。

内阁大臣拿不出主意,连话都没几句,且不说了,守城的诸位亲信,什么兵部尚书、吏部侍郎,压根就没抵抗,全部打开城门投降。

当天,外城失陷,第二天,内城失陷。

消息传来,崇祯的后妃纷纷上吊殉国,也是为了不遭受农民军的羞辱。

儿子跑掉(虽然后来也没跑掉),料理完了,身边还有个女儿。

这个女儿,叫做长平公主,关于她的前世今生,查大侠在已经说过了,虽然相关内容,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胡扯,但有一点是正确的,他确实砍断了女儿的手臂。

原因很简单,他不希望这个女儿落入敌人的手中,遭受更大的侮辱。

不是残忍,而是慈爱。

许多人永远无法理解,那是因为,他们永远无需去理解。

处理完一切后,崇祯决定,去做最后一件事——自尽。

自尽,是一件比较有勇气的事,按照某位哲学家的说法,你敢死,还不敢活吗?没种。

但现实是残酷的,而今这个世界,要活下去,比死需要更大的勇气。

但崇祯的死,并非懦弱,而是一种态度,负责任的态度。

所谓王朝,跟公司单位差不多,单位出了事,领导要负责任,降级、扣工资、辞退,当然,也包括自尽。

崇祯决定自尽,他打算用这种方式,表达他的如下观点:

一、绝不妥协。

二、绝不当俘虏。

三、尊严

于是,在那天夜里,崇祯登上了煤山,陪在他身边的,就是那个给他解梦的太监王承恩。

他留下了最后的遗言:

“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尸,勿伤百姓一人。”

所有的一切,都结束了。

崇祯死后,历史按照沈墨熟悉的剧本继续进行着。

李自成入城后,大明满朝文武寻勋贵争前恐后的上表投降,纷纷表示自己愿意归顺大顺朝,为大顺继续发光发热,成为大顺永昌皇帝陛下最忠诚的臣子。

他们说这话的时候大概忘了,以前曾经也跟崇祯皇帝这么说过的。

虽然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可是这些大明的文武勋贵们生动地诠释了什么叫做一女可以二驾,一臣可以侍二主。

忠诚?

这世上哪有绝对的忠诚!

可是显然李自成新鲜出炉的大顺永昌皇帝却对这些大明降臣的忠诚表达了怀疑,不绝对忠诚等于绝对不忠诚。

既然你们口口声声说要为我大顺尽忠,那就用实际行动来证明你们的忠诚吧。

大顺军缺乏军饷,那你们就给朝廷赞助点军饷吧。

于是,轰轰烈烈的追赃助饷运动开始了。

农军将北京城里明朝的官员勋贵乃至士绅生员抓入大牢,严刑拷打,不给钱,给不够钱就别想出去。

规定助饷额为“中堂十万,部院京堂锦衣七万或五万三万,道科吏部五万三万,翰林三万二万一万,部属而下则各以千计”。

刘宗敏制作了五千具夹棍,“木皆生棱,用钉相连,以夹人无不骨碎。”

城中恐怖气氛逐渐凝重,人心惶惶,“凡拷夹百官,大抵家资万金者,过逼二三万,数稍不满,再行严比,夹打炮烙,备极惨毒,不死不休”,

追赃助饷的范围是及其广泛的,暴露北京城内一切大明官员勋贵生员,甚至连当初主动开城投降的大明最后一位首辅魏藻德都被抓入了大牢拷饷,其余更是不计其数。

根据后人记录统计,大顺军搞得这次追赃助饷运动至少弄死了一千六百多人,至于被刑罚弄伤农残者更是不计其数。

大顺军的手段简单粗暴,甚至残暴,但是收效却很明显。

据说光是在北京城里就弄到了七千多万两白银,让李自成大喜过望的时候更加觉得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