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有人抢咱们的地盘!
沈墨如今占据的莱州府位于山东东部,但是却又不是最东边府,而是夹在了登州府和青州府之间。
青州府在莱州府西边,是山东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府。古代天下分九州,其中就有青州。
可见青州干系之重大。
青州领一州十三县,治所在益都城,土地广阔,人口众多,商贸繁华,是山东的腹心之地。
如果说山东是大明北方最重要的粮食基地,那么青州就是山东最重要的产粮区。
所以要想控制整个山东,青州必须先掌握在手中。占据了青州之后,沈墨的实力会极大地增强,无论是人口还是粮草都会得极大的补充。
而登州府则是在莱州府东边,也是山东最靠边的一个府,三面临海,周边岛屿众多,大明沿着海岸线建立了许多卫所,是大明在东海的最重要的前哨基地。
登州府治所在蓬莱,蓬莱沿海而建,是大明到辽东海上距离最近的边境城池。
若是将来攻打满清,以蓬莱作为前进基地,将会非常的方便。而且沿途还有诸多岛屿可以作为中转站,因此登州府战略地位非常的重要。
欲称霸北方,必取山东山西。
山东为粮道,山西为商道。
而欲占据山东,则必取青州和登州。
这是沈墨集团所有人的共识。
在沈墨决定了派遣那些前来投奔的士子们去徇县之后,青州府和登州府各县就成了第一批要徇的目标。
青州府一州十三县,登州府则是一州九县,因此沈墨将手下的士子们分成了二十二队,每一组由三名士子组成,一人为首,两人为辅,再派数十名护卫随性行保护,让他们带着由傅建道拟写,沈墨盖章的招抚书前去各县招降,并且承诺只要成功招降,就会任命他们为该县的主官。
沈墨给他们亲自送行,并且每人赐酒一觞,这让士子们更加意气风发,满怀信心的离开了莱州府,向着自己的目的地而去。
因为沈墨这段时间声势浩大,所以一开始士子们的徇县行动进行的非常顺利,短短一个多月两府就有十几座县城表示愿意归于齐侯治下。
尤其是登州府的各处县城,基本上早都处于无政府状态了。因为靠近边境,而且自从原来的登州总兵孔有德等人叛逃投奔了鞑子之后,就经常带着建奴跨海过来劫掠登州沿岸城池,许多官员早都跑的无影无踪了。
不过在这皇权不下乡的古代,地方的秩序基本上都是靠着当地的缙绅维持,有没有县官其实也问题不大。
就跟大明朝一样,皇帝几十年不上朝,朝廷也依然继续在运转。
这些负责徇县的士子到来之后,宣布了齐侯的招抚书,然后又有那些随行的护卫作为依靠,顺利地就收取了城池,插上了齐侯的旗帜。
只是城池虽然收取了,但是并不等于控制了该县。毕竟广大的乡村还在那些缙绅手中控制着。
这些人有粮有田,几乎家家都养着数目不等的家丁。
这些家丁往往穿着盔甲,还有刀枪弓箭,依靠着坚固的院墙和壕沟,一般的人还真的奈何不了他们。
士子们派人给这些缙绅传话,让他们到县城议事,商议归附齐侯一事。
可是这些人却都心有疑虑,谁都知道齐侯要学闯王那一套,收缴大户的粮食田产,分给那些泥腿子。
所以他们自然不愿意轻易交出手中的田产粮食。
士子们也没有办法,总不能带着随行的几十名护卫强攻,只好写信回来请示沈墨。
沈墨对这种情况也不意外,传令给他们暂时不用搭理那些缙绅,先把县城经营好,给当地的百姓先是树立一个良好形象。
随后沈墨找来关鹏和傅建道等人,先对关鹏吩咐道:“你从各县的守备军中挑选精干人手,每个县三百人。”
又对傅建道说道:“你也挑选一些精干老成的官吏,以十人为一组,每一组带上三百守备军去支援那些已经归附的县城,帮助那些徇县士子开展均田分地的工作。同时,要收拢流民,快速编练守备军,确保我们的权威。对那些冥顽不灵的缙绅地主,不需要顾忌太多,直接武力解决。对他们家人,如果作恶多端的则公开审判处决,没有作恶的就驱逐出去。总之,我们要尽快的控制这些地方。谁阻碍我们前进的脚步,谁就是我们的敌人。”
傅建道郑重地答应下来,接着道:“齐侯,山东各地如今义军遍地,尤其是曹州范县濮州一带的榆园军更是出名,已经聚集起了数十万人。我们是不是可以联络一下他们。如果能收拢他们,那我们的力量就会壮大很多。”
沈墨心中一动,沉吟起来。
对于榆园军,他也是有所了解的。
榆园军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大明万历年间。
万历后期山东天灾人祸不断,耕地大面积抛荒,许多百姓纷纷逃亡。
“榆树落地,久皆成大树“,榆树的生命力非常强,繁殖很快,短短数年时间,就在这些抛荒的土地上形成了一片巨大的榆树林。
据说最大的时候达到方圆上百平方公里,榆园内树密林稠,遮天蔽日,人烟稀少,道路复杂,过不了车,跑不开马,外人不敢进入。
当地的饥民张七、任七带领着一群活不下去的饥民百姓利用榆树林的掩护,啸聚其中,号称百万,跟官军还有当地的土豪劣绅做斗争来争取活路。
他们不仅利用茂密的榆树林作掩护,还创造了地道战术,在地上挖掘纵横交错的通道,长达数百里,神出鬼没地袭击官军。
当地的官员对他们很是头疼,拿他们毫无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