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这是要造反吗?(1 / 2)

[[第二十六章 这是要造反吗?

苏邦正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带着大队人马是来兴师问罪的,可是却一不小心变成了沈墨的俘虏。

见到沈墨的时候,苏邦正还是不敢相信这样一个年轻只有二十岁的县丞竟然干出了这么多的大事。

对方虽然年轻,可是他却从对方身上感受到了一种强大的压力,一种让他浑身颤栗,甚至无法对视的压力。

用后世的一个词来说,就是这个小县丞年纪虽轻,但是却有两米八的气场。

苏邦正后悔不已,同时也意识到了一个事实:这个叫做沈墨的男人实力超过了所有人的想象。

他甚至搞不清楚这个男人到底想做什么。

沈墨告诉他,自己要做的事情是拯救天下,而不是拯救大明。大明朝已经烂透了,谁都救不了了。

苏邦正有点茫然,他不是很懂沈墨的意思。

虽然他不懂,沈墨也没打算解释。

这个人除了是个贪官之外,还引来了青州兵为祸莱阳府。而且沈墨记得自己以前看《南明史》的时候提到过这个人,在清兵入关之后他带着一群山东的文武官员干脆利索地投降了建奴。

所以,他死定了。

接下来,沈墨让人给莱州府下面几个县的知县,还有知州等官员送去了口信,让他们全部来到府城,也就是掖县。

如果不来的,自己会派兵去抓过来。

同时沈墨也将消息放了出去,所有人这才知道原来占了青岛湾的那支军队也是沈墨的。

莱州府,治掖县、下辖平度州和胶州。

平度州辖昌邑县和潍县,胶州辖高密县和即墨县。

也就是说莱州府下面有两个知州,四个知县。

高密县的知县已经被沈墨给弄死了,而掖县是莱州府城的附郭县,所以就剩下了两个知县和两个知州。

这些人收到消息后都很惊恐,都以为沈墨要造反,不敢不来,但是也不敢来,最终跟只有高密县同属胶州的即墨知县来到了府城,平度周和胶州的知州都弃官跑了,昌邑县的知县却上吊自杀了。

没人知道他为什么要上吊,人们都猜测他是不是心里有鬼,畏罪自杀了。

但是让人没想到的是潍县的知县竟然造反了,带着一群乡绅地主家里的家丁仆役公开打起了反对沈墨的旗号,操练兵马,扬言沈墨如果要派兵攻打潍县的话,他们一定会誓死抵抗。

其实潍县知县并不想起兵的。他跟绝大多数的大明官员一样能力平庸,志向短浅,只想捞点钱,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但是他却被潍县的士绅地主们给裹挟了,因为这些人听说了沈墨在高密县的事情后非常担心,沈墨也会像对待高密县那些乡绅一样来对待他们,所以就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打起旗号造反了。

但是他们本身有没有什么号召力,所以就只能裹挟潍县知县,让他做一个名义上的统帅,公开对抗沈墨,并且还发了一封檄文,声讨沈墨的数条大罪。

潍县知县就算不情愿,可是却也只能答应。

在地方上当官,没有这些士绅的配合,是根本无法正常履职的。

消息传来,项元忠很是愤怒,主动请命腰要带兵去将潍县知县和那些带头的乡绅们抓来。

沈墨却笑着对他说,不用管他们。这些人起事如此仓促,全凭一时血勇,过不了几天士气就会散了。到时候再收拾他们也不迟。

沈墨见到了孤身前来府城的即墨知县吕归尘。

他跟这个人交谈之后,发现这个人不卑不亢,说话做事都很有条理,对于治理地方很有经验,是一个有能力的官员。

而且他在即墨县的官声也很好,许多人都在沈墨面前称赞他。

沈墨决定重用他,他告诉吕归尘自己做了这么多事情并不是要造反,而是要应对明年即将到来的惊天变局。

如果吕归尘愿意跟他一起做这些事情,就让他担任掖县知县兼莱州知府。

如果吕归尘不愿意,自己也可以让他离开。

吕归尘这次来其实是抱着必死的决心来的,他就是想看看沈墨这个人到底想做什么,所以他来了。

他感受到了沈墨的真诚,想了很久后他答应了沈墨,但是却拒绝担任莱州知府,只答应做掖县的知县。

他说名不正则言不顺,沈墨作为领袖,这个知府必须他来担任。

吕归尘还提议,让沈墨继续用大明官员的名义来行事,这样可以团结更多的人,不会引起人心混乱。

并且自告奋勇,请求可以代沈墨前往省城说服山东布政使,争取到他的支持。

沈墨知道这是一个干做事的人,虽然有些想法还比较迂腐,但是却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

只有实力够强,别说山东布政使了,就是大明朝廷都会主动来示好拉拢的。

这是乱世,看的是实力,不是官职大小。

尽管吕归尘有点迂腐,但是沈墨还是让他担任了莱州知府。

沈墨又让吕归尘推荐他认识的有能力的朋友一起过来莱州府任职,现在的空缺很多。只要这些人真正有能力的话,沈墨都会任用的。

官员就像是韭菜,割完一茬就会很快长出新的一茬来,永远不用担心没有人来当官。

只要自己握着兵权,任何人都翻不出来浪花来。

原莱州知府郑立果和山东都司苏邦正还有一群犯事的乡绅们被五花大绑,在莱州城接受了公开审判。

新任的莱州知府吕归尘作为主审官,一桩桩一件件将他们所犯的罪行公诸于众,引起了百姓们的极大愤怒,人群愤怒地向着跪在地上的郑立果等人抛掷杂物,来发泄他们的愤怒。

这些人毫无意外地全部被判处了死刑,当场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