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 最后一战,就在眼前!(1 / 2)

哥萨克骑兵虽然悍勇,但是楚军的马枪和手雷给他们的士气造成了剧烈的冲击,须臾之间,两百人就折损了一大半,满地的人的断臂残肢以及战马的尸体让剩下的人心神巨震,就连动作都变得呆滞迟钝起来。

楚军骑兵抓住这个机会,分成两支策马狂奔向着残余的哥萨克骑兵包抄过去。

哥萨克骑兵虽然机动性强, 善于逃跑,但是这次却根本没有逃跑的机会了,只能被迫迎战。

马刀碰撞,战马嘶鸣,血液飚射,断肢残臂在空中废物, 惨叫声闷哼声夹杂其中,甚至还有肉体剧烈碰撞发出的闷响声,以及人体落地的声音等。

但是骑兵的交战往往都是一击即走, 根本不会如同影视剧中那般缠斗不休。

这场近身厮杀开始的很快,同样结束的也很快。

片刻后,残存的数十名哥萨克骑兵已经全部倒下,只有那些失去主人的战马依然在原地逡巡流连。

楚军骑兵冷漠地上前补刀,然后再次集结起来,将目光投向了拜顿和他手下的罗刹兵。

看到那群如狼似虎的哥萨克骑兵这么快就全军覆没,萨不素和他手下的士兵们士气大振,立刻对拜顿再次发起了猛烈的反击。

拜顿万万没想到一向无往不利在战场上所向披靡让所有敌人都闻风丧胆的哥萨克骑兵竟然输的如此干脆彻底,直接傻眼了。

但是他毕竟也是久经战阵的军人,很快就做出了正确的决定。

此时,黑龙江城已经不可能再拿下了,守军得到援军,士气大振。而己方士兵却明显士气下跌,再打下去别说拿下城池了, 就是他自己恐怕也得交代在这里。

更可怕的是这支突然出现的骑兵部队, 他们的冷静让人惧怕, 他们的强悍令人侧目, 更让人担心是他们的装备和战法更是闻所未闻, 见所未见。

拜顿虽然不认识汉字,但是看着那面血红色的大旗,终于想到了之前梅里尼克所说的楚军。

如果这支骑兵就是那个华夏新的君主手下的军队,那的确是非常棘手的对手。

拜顿很快下令留下一支军队殿后,其他人迅速撤退。

萨不素眼看罗刹兵要撤退,立刻下令追击。

但是那支作为殿后部队的罗刹兵却死死缠住他们,使他们没有办法追击拜顿的主力。

这些罗刹兵表现的非常凶悍,萨不素手下的士兵虽然都很勇敢,但是一时半会也无法击溃他们。

萨不素立刻让人传讯给城中的索额图,让他带兵出来支援。

若是能把这支罗刹军队留下来,那罗刹国在黑龙江的实力将会大损,局面就会变得完全不一样。

交代之后,萨不素又将目光投向刚刚立了大功的那支楚军骑兵,目光复杂,既羡慕又钦佩。

那位竟然能训练出这么精锐的骑兵,当真是让人惊讶啊!

如果此时这支骑兵能追上去跟在罗刹人的后面不断袭扰的话,那罗刹人撤退的速度将会大大减缓。

到时候自己就有机会带领部队上去留下这支罗刹兵了。

可是他知道这支军队不归自己指挥,一时间也只能想想而已。

没想到一骑从队列中出来, 策马向自己这边过来,高声问道:“哪位是黑龙江总兵萨不素将军?”

萨不素高声道:“本将就是萨不素,请问有何见教?”

那人道:“末将是大将军李彪麾下近卫团骑兵营营长孙德胜,传大将军令:请萨将军在击溃罗刹殿后军队后收拢部下暂时回城休整,之后的战事有我军接手。大将军率主力在二十里之外,请萨将军放心。另外,末将现在就带人去追击罗刹兵,不会让他们轻松撤退的,萨将军尽管放心。”

那孙德胜说完抱拳行礼后立刻策马返回阵中,丝毫没有多余的话。

然后萨不素就看见那五百黑甲骑兵如风卷残云一般绕过那些殿后的罗刹兵,向着拜顿的主力追去。

萨不素本来还想说什么,但是孙德胜根本不给他机会,只能作罢。

副将在一旁不满地发牢骚道:“他们这不是来抢功的嘛?不让咱们追,就是想把功劳全给他们自己占去……”

萨不素闻言面色一沉低声斥骂道:“蠢货!这种活也是你能说的?人家要是抢功的,直接等着罗刹兵将我们城池攻破后再来收拾烂摊子不是更好?这种没脑子的话不要再说,否则老子就先砍了你的狗头!”

副将闻言吓得急忙认错,不敢再多嘴。

索额图很快也带着城中的士兵冲了出来,跟萨不素合兵一处,双方士气大振,将那支断后的罗刹残兵团团包围。

罗刹残兵眼看无路可逃,很果断滴选择了投降。

他们没有东方民族的耻感文化,在战场上打不过就投降在他们看来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此时看到自己陷入重围,很快做出了最合理的决定。

萨不素下令将这些俘虏全部绑起来,然后开始打扫战场。

另一边,孙德胜率领五百骑兵很快就追上了匆忙逃跑的拜顿主力部队。

拜顿见追兵赶到,立刻下令停止前进,排出一副迎战的姿态来。

孙德胜自然不会选择硬碰硬的冲阵,而是不远不近的跟着他们来回游弋,处在罗刹兵的火枪射程之外,又保证不会被他们的火炮锁定。

拜顿看着对面不急不躁的样子,心中猜测对方后面必然会有大军赶到,所以现在着急的是他,而不是对方,所以只好下令继续前进。

但是他们一走,对方又继续不远不近地跟在后面。

他们就算速度想走快一点,也没有办法,因为那些火炮严重拖慢了行军速度。

但是他又不可能丢弃那些火炮,因为这些火炮都是他这次来华夏最重要的依仗。

所以这让拜顿一时陷入了两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