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5章 爱子心切,暂不立储(1 / 2)

冠冕唐皇 衣冠正伦 3270 字 2021-09-20

虽然祖孙俩已经达成了相关的共识,但李潼也并没有急于向朝中群臣进行公布,而是趁着年节前后这一段时间,分别召见朝中重臣,将相关的想法与决定稍作透露。

毕竟无论是皇帝亲征青海,还是太皇太后归朝监国,都是震惊朝野的大事。如果处理的不好,别说边事大动,只怕国中便先要混乱起来。

特别是太皇太后归朝监国一事,对许多人而言必然是无论在感情上还是理智上都不能接受。如果让群众们参与进来广泛讨论,只怕讨论上几年光景都未必能达成一个共识。

所以李潼也干脆暂不对外透露相关讯息,先在朝中决策层面达成一个共识,再直接通知外朝。

想要在最高层面意见统一,宰相们自然是重中之重。于是李潼便分别召见了如今朝中分别为军政之首的张仁愿与姚元崇,进行一番沟通,说辞也是与他说服他奶奶的理由大同小异。

这两人当然也不太认同皇帝御驾亲征,只是在人员荐选上同样没有太好的意见,甚至毛遂自荐都有些不合适。

张仁愿虽然是边功出身,但在圣人并没有直接指派的情况下再争取此事,不免有揽功之嫌。且多多少少会显得有些骄狂,觉得朝中凡所大计统统离不开他。

至于姚元崇,作为政事堂第一宰相,主持政务同样极为重要,并不逊于青海之用。

而且圣人此番构计极为宏大,除了军事之用外,在别的方面,哪怕是这两名宰相,也很难完全取代圣人亲往所能发挥出的效果。

至于对国务变动影响最大的太皇太后归朝,这两人反倒不甚在意。甚至张仁愿还主动表态,若圣人必欲亲征的话,请太皇太后归朝监国算是一个比较稳妥的安排。

李潼自己本身对他奶奶并没有太重的防禁之心,或者说在大局不失掌控的情况下,并没有必要对他奶奶严防死守。

而这样的态度,自然也影响到麾下僚属们,抛开自身利害的考量,并不觉得如今的开元新世与武周旧朝有着多么严重的对立与矛盾、不能调和,对于太皇太后当国时的作为也并非全盘否定,某些地方甚至还不失推崇。

像在原本的历史上,武周在平灭契丹叛乱中的过程中,由于武则天自己的私心以及武氏诸王的无能,这一场战事自是打得一塌糊涂。但姚元崇与张仁愿,却都是在这一过程中,通过不同的方式被武则天所挖掘出来并委以重任,使得各自在接下来一段时期中都成为大唐内外所倚重的名臣,各有一番功业建成。

虽然眼下由于李潼的干预,这两人与武则天远没有历史上那么深厚的君臣情义,但他们对于太皇太后的执政能力还是有着非常高的评价。

当然,就算皇帝亲征,除了太皇太后归朝监国之外,其实还有另一个解决的方案。那就是册立太子,由朝中重臣辅佐太子监国。但是这一方案所引发的考量,又要远远超过了太皇太后归朝。

太子国之储贰,其所册立本就是国之大事,不可仓促立就。虽然说如今圣人膝下已有嫡长,但圣人如今春秋正盛,并未主动提及这一话题。群臣既不知圣人具体的考量,又没有迫切的要拥立储君的需求,自然也就不想主动提及这个敏感话题。

况且即便是册立了太子,几岁稚童又能处理什么国务事宜?相关的事务,当然还是要委托给辅佐大臣。这一安排看似对辅佐臣员极为重用、可以大权独揽,但这当中却蕴藏着极大的凶险。

首先圣人年富力强,既非昏聩无能,也不是懒惰怠政,朝中突然出现这样的一个强臣,即便从权一事,之后的君臣关系也是不好处理。就算圣人仍然信任不疑,也难免其他臣员会对这一人选嫉恨有加、争做构计,煊赫于一时后,最好的结果就是外放大州,很难再继续留任于朝中。

其次圣人此番乃是亲征、而非托孤,并不会对朝中事务彻底的放手不问,太子本身没有决断能力,大臣同样不敢专擅其权。国中没有大事发生还倒罢了,一旦发生大事且不能及时、妥善的处理,不独相关臣员要背锅,甚至还会给太子身上覆上一层阴霾与不确定因素。

其实在立嗣方面,李潼也没有什么太多的想法。他最希望的,当然是他儿子李道奴能顺顺利利长大成人,顺顺利利的接过江山社稷,让大唐继续强盛下去。

至于为什么到现在还不册立太子,首先自然是大唐那一言难尽的天家伦情。终唐一世,并不是没有明君,也并不是没有贤能的太子,但在这皇位传递的过程中,却鲜有太子能够顺顺当当的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