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渔翁得利(2 / 2)

孟知祥吞并了东川,对蜀地形成了事实割据。明宗李嗣源为了讨好孟知祥,派人送来一品朝服,并晋封孟知祥为“蜀王”。

933年8月,册封使节抵达成都。他们不知道的是,孟知祥已经做好了全套的皇帝服饰。

9月,孟知祥立三庙。

11月,李嗣源驾崩;12月,消息传到成都,孟知祥预言李从厚必然不能长久,中原一定会大乱,于是更加坚定了自立称帝的决心。

当时,南蛮诸首领率众归附,孟知祥给他们赐官、赐名,羁縻怀柔。

各地纷纷奏报发现祥瑞,哪儿看见黄龙在天呀、白鹊群聚玉局化呀、白龟游于宣华苑呀……总之,境内各地集中出现各种祥符瑞兆。

大谋士赵季良于是带头上表劝进,您快当皇帝吧,这是天意。

孟知祥当然要谦虚一下,推辞道:“德薄不足辱天命,以蜀王而老,于孤足矣。”

赵季良继续劝道:“您高风亮节,可我们贪婪龌龊啊;您不想当皇帝,我们还想混个开国功臣,攀龙附凤呢。您就体谅体谅我们,顺便照顾一下群众的呼声。为了我们,为了天下黎民苍生,您就委屈一下,受累称帝吧。”

934年闰正月,孟知祥在成都正式称帝,改国号为“蜀”(史称“后蜀”,位列“十国”)。

孟知祥称帝当天,成都忽然刮起了大风,同时乌云密布,大白天也如同夜晚一样,伸手不见五指。“大风昼暝”,太吉利了。

赵季良、李仁罕、赵廷隐、张业、李昊等嫡系勋旧全都得到了应有的封赏,不必细表。

称帝后,孟知祥给洛阳送去国书,通告蜀地独立,抬头是“大蜀皇帝献书于大唐皇帝”,书中对自己的僭越称帝、分裂国家的行为给出了合理解释——见迫群情。没办法,他们非逼我当皇帝……

李从珂刚登基,就收到两川独立的消息。对于孟知祥的这封书信,李从珂选择了无视,不予理睬。

由于孟知祥是自立,所以后唐称之为“伪蜀”。

此前,李从厚即位时,按照惯例给孟知祥加官进爵,加检校太师,被孟知祥拒绝。这就是原因,人家自立门户了。

利用李从荣、李从厚、李从珂“三珠并一珠”的机会,孟知祥建国称帝,并且在李从珂叛乱的过程中坐收渔翁之利。

山南西道节度使张虔钊奉命进攻凤翔时,命洋州武定军节度使孙汉韶驻守兴元府。不料凤翔城下,杨思权倒戈,张虔钊溃逃回兴元府,然后就与孙汉韶一起向后蜀孟知祥献地投降。

孟知祥闭门家中坐,喜从天上来。兴元府山南西道、洋州武定军,两个军镇主动归附。于是命利州昭武军节度使李肇率领五千人返回利州(此前在成都),同时命张业率领一万人接应。

两大军镇虽然土地面积不算大,但地理位置特别重要,位于秦岭以南,是中原进出蜀地的重要枢纽。前文凡是提到从中原势力与蜀地势力发生碰撞,或摩擦出基情的火花,比如僖宗幸蜀、“倒杨运动”,总会提到山南西道、兴元府等地名。

山南地区的控制权,决定了进出蜀地、进出中原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