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礼弑杀王镕,据镇州而叛,乌震随符习讨之。乌震的一家老小十余人都在镇州,被张文礼抓为人质,并以此来策反乌震。
乌震不为所动,张文礼气急败坏,竟然将乌震的母亲、妻子、儿女等十几人全都砍断手腕、割掉鼻子,而他最残忍的是并没有完全将其斩断,手腕、鼻子等并没有从身体上彻底剥离,而是割得只剩下一点皮肉与身体相连,然后送到前线符习的阵营中,让乌震参观。
“观者不忍正视”。乌震看到后,“一恸而止”,随后化悲愤为力量,身先士卒,躬冒矢石,成为攻破张文礼的急先锋。张文礼本想瓦解乌震等将士的斗争意志,却不料适得其反,平叛大军同仇敌忾,人人奋勇、个个当先,一举攻克镇州。
乌震累功升刺史,历任深州、赵州刺史。据记载,乌震淳朴而善良,好读书,尤喜《春秋》,能作诗,精通书法,为官清廉,爱民如子,口碑甚佳。后来又兼任北路军运输总监,负责向抗击契丹前线的幽州运送粮草物资。
在当时,契丹围攻幽州,使用了疲敌之计,对幽州城选择围而不攻,围点打援,专门袭击通往幽州的后勤补给队,使幽州城缺粮缺饷,力求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而乌震正是奉命进行一场危险而艰巨的“破袭战”,撕开敌人的防线,把战略物资送入幽州。
乌震不负所托,数次将物资成功运抵幽州,成功粉碎了契丹侵略者的阴谋,取得了消耗战的最终胜利,迫使契丹人无功而返。
为了表彰乌震的功绩,李嗣源将其提拔为河北方面军副总司令(河北道副招讨),遥领宣州宁国军节度使(空头衔,宣州宁国军在淮南控制下)。而此前的河北方面军副总司令是房知温,李嗣源命房知温返镇(兖州泰宁军节度使)。
房知温非常不高兴,认为自己受到了不公平待遇,毕竟自己有佐命之功,当初李嗣源在魏州起兵时,房知温与霍彦威是最早响应的藩镇。
其实李嗣源已经酬谢了房知温的佐命之功,将他由贝州刺史提拔为兖州泰宁军节度使。但顶替他“副总司令”的任命仍然让他很不满意。他要搞事情了。
而李嗣源接下来的操作就有些扑朔迷离了:调三千五百魏州牙军驻防芦台军。
此前,为了削弱魏州叛军势力,李嗣源已经把叛军核心成员皇甫晖、赵进、赵在礼等调离魏州,然后派皇子李从荣坐镇魏州,并派大将范延光护送赴任。范延光的另一个任务,就是负责魏州军队的调动、换防,实际就是有计划、有步骤的瓦解魏州叛军。
这伙魏州叛军的核心构成是久负盛名的魏博牙军,此牙军非彼牙军。最早的魏博牙军是首任魏博节度使田承嗣所创建,之后专业骄兵一百年,废立节度使如同儿戏,死在他们手下的节度使亦不在少数,一直到了罗绍威时期,才在朱温的介入下,将魏博牙军彻底铲除。
随后在杨师厚坐镇魏博的时候,从各军中精挑细选勇猛彪悍之士,组建成“银枪效节军”,成了新一代的魏博牙军。这支部队虽与罗绍威之前的魏博牙军没有血缘上的遗传关系,却承袭了魏博牙军骄横难制的光荣传统。
李存勖之所以能够消灭后梁,就是因为得到了魏博,而之所以能够得到魏博,就是因这支“银枪效节军”的带头叛乱;而李嗣源之所以能登基称帝,也是因这支部队(皇甫晖、赵在礼)的叛乱。
所以杨师厚新创建的这支新一代魏博牙军,远比罗绍威之前的老牌魏博牙军更加生猛。老牙军的影响力仅局限于魏博军内部,更换节度使而已,而新生代的牙军则直接影响到帝国安危,更换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