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朱友贞的末日(2 / 2)

此前,朱友能兵变,失败后遭软禁;其弟朱友诲为陕州镇国军节度使,朱友贞怕他也会造反,于是将他调回中央,将兄弟三人一起软禁控制。

朱友珪弑父、朱友贞杀朱友珪,是中国历史上的两大迷案,我们前文说过,疑点重重。朱友贞对他兄弟们的防范异常严密,后唐大军即将兵临城下时,朱友贞担心他们会借机夺权,于是将兄弟们全部诛杀。

朱温临死时,曾有过预言,说朱氏子嗣将被李存勖满门抄斩。他只说对了一半,是都死了,但不劳烦李存勖,他亲儿子朱友贞代劳。

朱友贞最后的挣扎简单概括起来,就是呼叫段凝、全民皆兵、消除内在隐患。

随后,朱友贞再次召集群臣,商量办法。

有人建议朱友贞逃往洛阳,然后召集天下兵马起兵勤王;有人建议朱友贞逃到黄河以北,投靠段凝的主力部队。

亲军统领(控鹤都指挥使)皇甫麟反对投靠段凝,说段凝本来就是废柴,靠着皇家对他的宠信才成为统帅的,在这存亡之际,指望他会临危不惧、随机应变、反败为胜?简直是笑话!而且,段凝听说王彦章失败,吓得肝胆俱裂,现在,谁敢保证他还忠于陛下?

皇甫麟一针见血。皇上危难之际投奔握有重兵的大将,其结果就是被大将出卖,这种故事将在不久的将来重现。

宰相郑珏灵机一动,献出计策:“我们派人携带传国玉玺,去后唐军营诈降。”

“然后呢?我们诈他什么?”

郑珏低头沉吟半天,然后抬起头,坚定而诚恳地说:“我也不知道。”

朝堂上,恐怖压抑的气氛终于被一阵忍俊不禁的笑声打破。

“你真是你爷爷的孙子!”

郑珏,也是名门望族出身,荥阳郑氏。唐朝一共有13位郑姓宰相,其中12位都是荥阳郑氏。例如前文提到过的郑从谠、郑昌图、郑畋、郑延昌、“歇后郑五”郑綮。郑珏就是郑綮的侄孙。

荥阳郑氏是门阀士族中的高级顶配——“五姓七族”之一。其他的分别是陇西李氏(李商隐,李巨川)、赵郡李氏(李德裕)、清河崔氏(崔胤)、博陵崔氏(崔远、崔沆)、范阳卢氏(卢携)、太原王氏(王溥)。

括号里的只是在本书前文出过镜或者历史知名人物,其宗族内显达人员绝不止于此,位列三公、登将相宰辅、成为驸马、皇后者比比皆是。他们是正儿八经的高门大姓,孤傲到甚至不屑与皇族通婚的地步,跟这几个家族比起来,李唐皇室就是渣。

自唐太宗以来,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就开始想尽一切办法地削弱门阀士族的政治影响力,甚至以行政力量干预其婚嫁,故而又被成为“禁婚家”。

越是被严厉打压的,越会引起强烈反弹。皇帝的禁婚诏书反而进一步抬高了他们的社会影响力,使他们更加与众不同,更加孤傲尊贵。一直到了唐末,经过来自皇族二百多年的打压,门阀观念非但没有消逝,反而比初唐时更加严重。

门第观念,经常穿插于唐末政治斗争之中。比如博陵崔氏出身的崔远就十分瞧不起柳公绰族孙柳璨。

到了昭宗朝,为了铲除宦官势力,昭宗制定了“文官路线”,开始倾向于寻求名门望族的后裔出任宰相等中央高职;朱温篡唐之后,更是亟需高门大姓为自己站台背书,充当政治花瓶。

例如郑珏,虽然出身名门世家,但他自身资质实属平庸,屡试不第,连续落榜19年。后来走了“治愈大师”张全义的关系,才混了一个进士及第的非全日制函授学历,从此步入政坛,在张全义的栽培下茁壮成长,帝位来路不正的朱友贞更加迫切地需要政治花瓶,于是荥阳郑氏、昭宗朝宰相“歇后郑五”郑綮之孙的郑珏就破格荣登了宰相之位。

题外话,郑珏与数字“19”有不解之缘,他科举了19年才及第(关系户),及第时的名次是第19名,后来做了19年宰相,家族大排行也是第19,非常有意思的巧合。

郑珏在后梁做宰相,可谓是碌碌无为,不见一言一计,唯独在后梁灭亡前夕提出“诈降”的计策,成功活跃了现场气氛,舒缓了国破家亡时的恐怖悲伤气氛。比他叔祖父郑綮还要逗儿。

满朝文武束手无策,连敬翔都说即便张良、陈平再世也无济于事,朱友贞能做的就只剩哭泣了。

哭罢多时,朱友贞回到卧房,想最后再看一眼传国玉玺,跟它做个诀别。打开木匣一瞧,空空如也。他的亲信早就将传国玉玺偷走,献到后唐军营里报功领赏去了。

朱友贞痛苦而绝望地闭上了眼睛。

有人急奏十万火急军情,说后唐军队已经越过曹州,尘土飞扬,遮天蔽日,不知有多少军队!

朱友贞缓缓睁开眼睛,点点头,“知道了。”

此时此刻,后唐军队即将兵临城下,文武群臣们各自做着自己的打算。朱友贞,这个亡国之君,面临着众叛亲离的窘境,身边只剩下最后一名亲信——亲军统领皇甫麟。

朱友贞对皇甫麟说道:“我们朱家跟沙陀人有世仇,我绝对不能被他们活捉,而我又没有自杀的勇气,请你帮忙砍下我的人头。”

皇甫麟泪流满面,“我愿替陛下挥刀杀敌,死在阵前都不怕,却不敢接受这份命令。”

朱友贞怒道:“莫非你要出卖我,拿我去领赏?”

皇甫麟伏地痛哭,“我愿以死证清白!”说完就要抹脖子自杀。

朱友贞连忙握住他的手,“就让我们一起死吧。”君臣二人相对而哭。场面太琼瑶。

最终,皇甫麟含泪斩杀朱友贞,随后在朱友贞尸体前刎颈自杀。

几个小时后,李嗣源率兵进入汴州接管,安抚百姓,又过了几个小时,李存勖进入汴州。

李嗣源率领后梁降臣降将在城门口列队迎接,李存勖无比激动地拉住李嗣源的衣服,说道:“我能夺得天下,全是你父子的功劳,我应该与你们父子分享天下啊!”

历史真的很会开玩笑,汴州城下的一句戏言,日后果然就得到了兑现。李嗣源及其养子李从珂真的就相继坐上了后唐帝国的皇帝宝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