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重贵听完郭仁遇的汇报,大失所望,但他还是不甘心,于是再派使节向王武询问真相,希望得到他真诚的回答和明确的态度,毕竟这将是一场决定三国命运的灭国之战,作为盟友,要坦诚相待。
王武支支吾吾,顾左右而言他,答非所问,避重就轻,云山雾绕地一通胡侃。石重贵绝望了,看来高丽人的目的还是骗吃骗喝,靠不住。
在契丹这边,在两次失败阴云的笼罩之下,“扶晋派”的“太后党”崛起,“灭晋派”的“帝党”处境堪忧,述律太后有可能重新架空耶律德光,垂帘听政,或者干脆废掉耶律德光,临朝称制。
耶律德光即将前功尽弃,他只能背水一战,务必再发动一次南下侵略战争。这也将是他有生以来最大的一次豪赌,只许成功,不能失败。
那么开战的理由呢?耶律德光如何顶住两次失败的压力,突破“扶晋派”的层层阻力呢?
理由就像海绵里的水,要挤,总会有的。
1,高丽间谍
趁热打铁,先说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宇宙第一强国,高丽国。
在高丽王建、王武父子与后晋政权的前期联络中,并不是通过正规外交人员,也没有使用正规外交途径,负责充当中间人来回传话的,竟然是一个来自西域的和尚——胡僧袜啰。
在石重贵与高丽王武密切来往的时候,契丹人在云州地界内捕获了后晋的间谍人员。
有意思的是,中原方面的史料上查无此事,《辽史》中也仅有一句话的记载:“十二月……云州节度使耶律孔阿获晋谍者。”
短的不能再短,时间、地点、人物,三要素就占了几乎全部,对于事情的描述则只有四个字“获晋谍者”,我们抓住了后晋的特务。特务有几个、他们的任务是什么,如何处理等等一切关键问题,都没有透漏。
也许他们真的是负责与高丽国联络,也许是有其他秘密任务,更有可能他们根本就不是间谍。在那个年代,“敌军奸细”是屡试不爽的万金油,任何一个外国商旅都可以被定义为间谍,甚至本国公民也可以。
前文说过,在耶律德光发动晋辽大战之前,就有耶律迪辇在上京捕获后晋间谍的说法,《辽史·太宗本纪》还一本正经地说道“知有二心”,此事件也成为契丹南下的理由之一。
这一次,契丹人故技重施,又说抓到了后晋间谍。
由于史料的空缺,让我们可以适当地发挥想象,合理的推测。石重贵当然有可能真的往幽云十六州派了间谍,收集情报;也有可能这又是契丹人手中的一袋洗衣粉。
如果真是负责联络高丽国合攻契丹的间谍,那么高丽国真是把石重贵坑惨了,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