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晋祖其人(2 / 2)

除了这些政权内部的困难,石敬瑭还要应对契丹爸爸的指手画脚,与原始殖民主义做斗争。所以他旰食宵衣也是被逼无奈。

但我们也不会因此抹杀他的这些加分项,毕竟有些统治者是不负责任的,在民不聊生、万物凋敝的情况下,仍然坟头蹦迪、接着奏乐接着舞,“何不食肉糜?”石敬瑭最起码知道励精图治,为了江山社稷呕心沥血。

在这样天灾人祸、内忧外患的局势中,石敬瑭当了七年皇帝,在位时间是五代时期的前三名,与“明宗盛世”的李嗣源并列。

石敬瑭虽然是武将出身,却是军阀中罕见的仁慈温厚之人,史书说他“礼贤从谏”,无论当皇帝前还是当皇帝后,他始终没有抛弃这个优良品质,礼贤下士、虚怀纳谏,比李从珂要强的多。

比如上文提到的在“张彦泽巨案”中,尽管气得他失态,当场爆粗口,尽管被李涛噎得一句话说不出来,也只是拂袖而走,拍屁股走人,也没有像李存勖、李从珂那样,动不动就抡刀、弯弓,杀劝谏的大臣。

如果仅看这些,我们确实可以说,石敬瑭是个好皇帝。权威正史给的盖棺定论都是“仁慈恭俭之主”。

然而无论怎么绕,也绕不开他的卖国行径。

《旧五代史》说石敬瑭迎请契丹救兵,就是饮鸩止渴。

注意,《旧五代史》在夸他是“仁慈恭俭之主”的前面,有个重要前提:“倘使非由外援之力”。很严谨,假如石敬瑭没有求援契丹,没有割让幽云十六州的话,他才能配得上那个美称。

石敬瑭也因“以父事契丹”,而成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儿皇帝”,被骂做认贼作父、厚颜无耻。

在他执政时期,也给人一种错觉,似乎石敬瑭是个非常软弱、怯懦的胆小鬼,处处妥协,处处忍让,怂的一批。以至于安重荣在谋反前就敢公开羞辱他,骂他不是个纯爷们儿。

其原因,我们早就分析过了,还是那句话,时局所迫。别忘了,石敬瑭是武将出身,他的功名都是一刀一枪从死人堆里拼出来的,跟随李存勖打天下的时候,经常带着十几个、几十个骑兵冲入敌阵,英勇异常,所以才会被李存勖、李嗣源发掘,受到赏识器重。

后人被“儿皇帝”的印象误导,再看他对待国内反对派的态度,会先入为主地认为他就是一个贱贱的抖M。实际上,石敬瑭是血性汉子,杀人不眨眼的那种。而且他本人也是嫉恶如仇的。

在他坐镇河东的时候,曾经发生了这样一个案子:有位农妇与士兵争执不下,诉讼到公堂。案由其实很简单,农妇说这个士兵的马把她晾晒在门口的粟米吃了,要士兵赔偿,士兵坚持说没有,是这泼妇讹人。

吃了——没吃——就是吃了——就是没吃

双方为此争执不下。

案情很简单,但取证很困难。在那个没有监控的年代,小县官抓耳挠撒,无法判决,于是奏报到上级,就到了节度使石敬瑭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