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安州李金全叛乱,马全节挂帅征讨,功成而还,移镇东昭义;如今又跟随大军征讨安重荣,同样建立功勋。
于公于私,石敬瑭都是非常欣赏他,也非常信任他的,跟安叔千一样,虽然不属于石敬瑭的河东嫡系,但也深得器重。
显然,石敬瑭以安叔千顶替马全节,并非真正意图,那么这波操作中,石敬瑭的真正企图是马全节顶替定州王廷胤。
王廷胤,王处存的孙子,此前定州缺节度使,耶律德光想让在契丹长大的王威(王处直幼子)当定州节度使,以此来实现对定州义武军的控制,把契丹的触角延伸到幽云十六州之南,逐步蚕食整个河北地区。石敬瑭便找出来王廷胤这个活宝,任命为定州节度使,斩断了契丹的阴谋。
王廷胤除了是王处存的孙子,还是李克用的外甥,他的父亲王邺娶了李克用的妹妹,论辈分比石敬瑭还大一辈。
伦理称呼不是重点,重点是王廷胤同志究竟有没有能力坐镇定州。
定州具有着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特别是在“幽云十六州”划割给契丹之后,定州在地缘政治中的重要性陡然升高,抵御北方蛮夷的重任由幽州变成了定州。
幽州北面还有群山环绕,有险可守,即便如此,坐镇幽州的也非等闲,都是可以独当一面的大将军,例如周德威、赵德钧。
可是定州位于幽州南部的华北大平原之中,几乎无险可守,在定州防御契丹的重担远比在幽州更加沉重。
相比之下,作战经验丰富的马全节同志显然比“皇亲国戚”的王廷胤更适合这个角色。
这样看来,石敬瑭这波移镇操作的意图就很明显了——防备契丹。
我们反复强调,无论是石敬瑭还是他所重用的桑维翰等“亲辽派”大臣,都把亲辽当成是一种手段,亲辽而不精辽。他们时时刻刻都在为与契丹翻脸做准备,“晋辽大战”是迟早要发生的。
比如平定了魏州范延光叛乱之后,为了削弱杨光远的势力,石敬瑭分割魏博,对河朔地区进行了一番大刀阔斧的大手术,其中就暗含着对契丹南侵的担忧,例如把澶州的政府机关向南迁移到德胜渡。
如今平定了镇州安重荣,石敬瑭又把能征善战的悍将们调到定州、邢州等战略要地,把军事铁拳向北推移,坚实外围防线、巩固战略纵深。
石敬瑭的这一切动作,都是在为“晋辽大战”做准备。
石敬瑭的做法不是杞人忧天,而是未雨绸缪。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契丹从未放弃过对中原汉地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