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义成军藩镇这边,李天衢主持督管打理政事,诸部兵马整顿军纪、日常操练也曾不曾怠慢。开垦纳民,进而招兵买马,在保持治下村坊耕田保证有壮丁耕种的基础上,又从陆续迁徙安顿的平民当中择选青壮募兵,藩镇军力总计至一万七千人,也都被编制入各部军旅,统一教习兵事。
数日之后,李天衢又收到一个有利于发展己方势力军备战力的好消息:北地有马贩携三四百匹好马至滑州地界,而有意与义成军交易。
李天衢闻报之后当然欣喜,毕竟治下两州十县地盘小,也几无可以放养战马的牧原。还好当初追随自己至义成军赴任的嫡系兵马尽是骑军,也能补充骑军编制。可饶是如此,搜罗尽下辖城郭镇坊可以用于战事的马匹,满打满算也不过七八百匹,加上先后两次杀败刘建锋、孙儒所部反军,与丁会、赵昶瓜分缴获这,麾下兵马的骑军这才有一千两百匹。
而且要训练骑兵的成本与时间,也要远远高出步兵许多。以后也终究不能一直仰仗着王彦章、张归厚、霍存等善于骑战的猛将凭个人武勇率领小股骑军厮杀,如何尽快组建起几支战力强悍的马军部众,实则也一直是李天衢冥思苦想的问题。
然而李天衢转念一想,北地来的马贩...他们到底又是从何处而来?
义成军郑、滑二州固然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也是连接邻道藩镇重要的商业流通渠道,可是邻道黄河以北那魏博藩镇牙兵,说白了就是一群能打仗的匪军。虽然为了保证其它地方的商货也能够持续流动到己方领地,对方也不会雁过拔毛的太过,而一味的劫掠倒要吓跑了众多商贾,但是战马这等重要的战争资源,按说从北面魏博、西面河阳藩镇也很难轻易的流转至义成军治下。
随后又听报说那从北面来的马贩头子请求拜见藩镇节帅,商议日后贩运马匹事宜,李天衢更是好奇。然而这三四百匹战马数目虽不算多,但以后若能长久至义成军转运通商,当然也是关乎军备资源的大事,李天衢遂也立刻答应下来,并且亲自前去检视进购的马匹,连带着与那马贩头领细议长谈。
带领一队军士到了白马县北城门口处,李天衢就见到数百匹马儿搁置在城外徘徊,悠闲的踱至有些草丛的去处低头啃噬,只有三五个马倌在那边看护着,看来也足以控制住那些马匹。
周围也仍有些贩马的帮手就地整歇,倒也顺从,也都暂且上缴了贩运时防身用的军械。可是凭着长久厮杀征战下来的阅历,李天衢立刻发觉那伙身着皮袄,看来久经风霜的马倌帮手他们不但身躯强壮,从举手投足的行动看来,看似几乎也都是长于厮杀的主。
方今时局动荡,这些马贩靠东来西往、走南闯北也少不得要遭受马匪流寇,甚至地方上纵容牙兵劫掠的藩镇威胁。所以混杂着不少北地马背上张大的游牧族裔,各个好勇斗狠,这倒也不稀奇。
只不过李天衢好歹也算是久经杀阵,以他的眼力看来这伙马贩行为举止干练,与其说是抱团讨活路的卖马商贾帮工,则更像是一伙出身行伍的兵。
李天衢亲自到来,城门口内外盘查的军士见了,也纷纷肃身敬礼。一员小校听过李天衢发付来的胥吏授意,便允许这伙马贩领头的那人亲自前去觐见节帅。而李天衢瞧着向那走来那人更是好奇,因为但见那马贩领头的看来最多也就二十上下的年纪,比起其他北地久经风霜的马贩面色也更白净了些,带着些剽悍的帮手做贩马营生。他岁数是不是太轻了?
而那马贩头子行至李天衢面前,恭恭敬敬的施了个礼,却又低声报说道:“李节帅,末将郭崇韬,本为昭义军李克修李节帅麾下戎尉,奉上官与史都督钧旨,有要事特来传达于节帅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