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0章盛世与危机(1 / 2)

大唐再起 飞天缆车 2364 字 2023-11-04

随着大唐贸易的发展,尤其是少府寺开放东北线路,大量的商贾,源源不断地开往其中,赚取了大量的钱财。

由于蜀国,齐国、吴国,韩国,四大藩王的开拓,进取,较之以前的刀耕火种,如今的半岛,跑步进入了牛耕时代。

来自于草原的牛马,源源不断进入半岛,使得其生产力大幅度提高。

土地上,因为藩王们带来了铁器与牛耕,以及筒车,水车,曲辕犁等,让粮食产量大幅度的提高,甚至有存量出口。

半岛四国的人参,墨,粮食,纸张,煤矿,等手工业,也在不断地兴起,贸易往来极为兴盛。

而占据黑水都护府的赵国,则大范围的利用己有产业,如鹿茸,鹿皮,等等其他的皮草,赚取了不少的钱财。

而与之相邻的陈国,占据了渤海国半片地方,人口却是不是,主要的出口,则是粮食,与赵国可谓是守望相助。

新开拓的日本,本州岛三国,四国岛一国,也是忙着普及水稻知识,农耕。

除此之外,毕竟日本也是大国,天皇影响力极大,也因此,数年来,都在普及儒学,宣传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理论,从而让藩国站住脚跟。

同样,因为土地贫瘠的缘故,贸易额需求极其旺盛,从而催生了大量的船队。

“天不及亮,明州之炊烟,极其之盛,饭香弥漫整个港口,每日自三江口而去的商船,数以百计,往来奔走的脚夫,成千上万,依靠明州港而食的百姓,约莫十万有余。”

明州,即日后的宁波。

鄮(冒)县令,略显卑微地弯着腰,对着一个身着常服的男人笑着介绍道。

“也就是说,明州食商之利,尾大甩不掉了?”

男人眉头皱起,不喜道:“农乃国之根本,岂能忽视?”

“据我所知,近些年,棉、丝之业盛行,江宁府泰半的农田,已经不种稻谷。”

“而,神武三十年,三十一,三十二,这三年,上缴稻谷日渐减少,不及十年前的一半,三万户,已经只有十三万石?成何体统?”

“使君勿恼!”鄮县令擦了擦冷汗,对于这位从他地而来的主官,颇有些无奈。

一看这位,就是从北方来的,哪里了解南方的情况。

他不由得陪笑道:“使君有所不知,近年来,商船往来繁多,粮食从不曾短缺,岭南、交州之粮,每石不过三百钱。”

“而百姓们在家中耕地,每年所获,桑丝织布,也不过是温饱罢了,如果种桑种棉,每年温饱不说,还能剩个几贯钱买酒喝。”

“而,如果来城中,即使是普通的脚夫,每日也有二三十钱,除去买粮,绰绰有余,两三载后,甚至可以回家盖个瓦房。”

“嗯?”刺史惊诧道:“如此说来,种粮食反倒是最低贱的活了?”

“没错!”鄮县苦笑道:“明州粮少,但南粮北送,粮价低廉,百姓越发的不想种粮。”

“不过,明州商贸繁盛,虽然市舶司分毫皆无,但仅商税,每年落下的三成,就是十余万贯,义仓之粮,从不曾短缺。”

“这也是我短视了!”明州刺史苦笑不已,说道:“浙江府与陕西府,绝然不同,陕西缺粮,只能运以山西,而浙江,凭借着港口,南来北往的粮食,怎会短缺?”

想到这,他不由得有些无奈。

按照转运使衙门的规矩,商税五成朝廷,一成在州,一成在府,三成在县。

明州又怎能抛弃呢?

“那,不再种粮的土地,能有几成?”

“约莫五成,或者七成!”

刺史闻言,浑身一震:“这还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