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讲武堂(1 / 2)

仙朝纪元 西城冷月 2575 字 2021-09-19

弘文馆中——

苏照接见着一个个士子代表,与之对话、交谈,都是近些日子在弘文馆名声鹊起之人,一是山阳县的吴允、吴琮两兄弟,二人治经史,擅诗书,一个是温邑城中的贺轩,吕庸等人,都是一时翘楚。

苏照看着一张张年轻稚嫩的面容,心头多少有了一些谱。

“我这个老师,我说举办弘文馆,他还真就找了一些书院士子,但这些能即刻用事的典事之才却是少之又少,不过好在数量很充足,而且可塑性很强,只当是办个短期青年干部培训班了,可惜泰半都是苏国本土人才,实在是……”

弘文馆自筹建以来,现有士子三百二十五人,一个来自中州他国的士子都没有,其实这也容易理解,苏国这种小国,吸引力不足。

苏照清咳了一声,迎着士子的崇敬目光,朗声道:“诸君,想必已经听到一些风声,孤有意开科取士,设明法,明经、明算、进士诸科。”

原本苏国选官途径,大致有三,这也是如今盛行各国的选官之法。

一是荐举,二是征辟,三是恩荫。

第三种就不必说,世卿世禄制度。

就说前两种选官之法,算是给苏国权贵阶层引来清新空气的方式。

但这些年,也渐渐有被玩儿坏的趋势,公卿之间互相举荐、征辟彼此之间的子弟,当然也不是没有一些有才干的寒门子弟入仕,但数量是少之又少。

“就算没有仙朝争锋,这些中小地主供养出来的读书人,和公卿大族之前的矛盾,也快到了爆发的边缘,新生阶层为了争取自己的利益提出的政治诉求,不能得到回应和满足,也会掀起更为残酷的列国战争。”苏照看着一张难言激动的年轻面容,思绪一时飘远。

而这边,从苏照这位苏国君侯口中,听着开科取士之言,在场士子,无不面现振奋之色。

苏照道:“诸君,就可在弘文馆备考,等到八月初六,会同七郡之地的文士,在温邑考试。”

眼下已是六月末、七月初,离八月还有一个多月时间,不管是传遍七郡,给予反应时间,还是筹建考试之所,时间上都是充足。

苏国论疆域,也就堪比后世华夏一省,如今说是开科取仕,倒不如说是省考。

当然,苏照也不是什么都录取,肯定是择优录取。

至于敬弘道所言的官吏变多,为之发放俸禄,财政入不敷出?

在苏照看来,这是敬弘道不懂科举选官制度。

七郡士子加上温邑这些,加起来,保守一些,算上一两千人,按十比一录取,这才多少?也不过一二百人罢了。

这些人再取其才干出众者,补充入中枢六衙、尚书台、御史台,弘文馆编书,以作千金市马骨的示范效应。

剩下之人,在培训之后,再将这些人派至七郡五十三县观政,为革新大政储备人才。

他付出的只有什么?

春冬两季几套官服,几张委任状而已。

月俸甚至都不按正常官吏发放,类似津贴补助,再配合其他的精神奖励。

现在这个公卿把持选官通道的时代,苏照此举,无疑开放了一条可以预见的上升通道,若还嫌俸禄少,那就是贪心不足,神明无佑!

说白了,苏照就是在一点点改换掉那种你推荐我、我推荐你的选官方式,尽量做到唯才是举,量才录用。

“这就是我苏国的管培生啊。”苏照看着眼前的士子,心头思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