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成都之行(1 / 2)

我在诸天收徒忙 w风雪 2342 字 2021-09-18

就这样,转眼又是一两个月过去,慢慢进入深秋,天气已经转冷了,各有死伤的大明军和唐军依旧是难分上下。但毫无疑问,这样好似练兵般的对峙,却是让双方军队的战斗力不减反增,各部之间彼此磨合,配合得更好了。尤其是大明军,作战能力的增强速度让深有感触的李世民也暗暗心惊。

仗打到这个程度,无论是李世民还是李靖都意识到,若非是有什么其他的变故或依仗,他们是难以分出个胜负来了。

无论是李世民,还是李靖,用兵都太稳了,正奇相辅,几乎是无懈可击,看得时刻关注战况的李密都忍不住心中感叹,若早知道二人这般厉害,他还哪有与他们相争的底气啊!输得不冤,不冤啊!

与此同时,看似平静的蜀中也已是暗流汹涌,无论是李世民还是言空,其实都明白蜀中是左右天下局势的关键一环。毕竟,这天下的聪明人不少,可最终的结果,还要看谁更高明,更有远见,或多算一步,或是底气更足了。

战国时秦惠文王更元九年秋,秦王派大夫张仪、司马错率大军伐蜀,吞并后置蜀郡,以成都为郡治。翌年秦王接受张仪建议,修筑成都县城。一年成邑,二年成都,因有成都之名。

纵观历代建城,或凭山险,或占水利,只有成都既无险阻可恃,更无舟楫之利。且城址在平原低洼地方,潮湿多雨,附近更多沼泽,惟靠人力来改善。

为了筑城,蜀人曾在四周大量挖土,取土之地形成大池,著名的有城西的柳池,西北的天井池、城北的洗墨池、万岁池和城东的千岁池,既可灌溉良田,养鱼为粮,更可在战时作东、西、北三面的天然屏障。

加上由秦昭王时蜀郡太守李冰建成的都江堰,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水利系统,一举解成都平原水涝之祸、灌溉和航运的三大难题,也让巴蜀成为了难得的富庶之地。

成都本城周长十二里,墙高七丈,分太城和少城两部份。太城在东,乃广七里;少城在西,不足五里。

隋初,成都为益州总管府,旋改为蜀郡。大城为郡治机构所在,民众聚居的地方,是政治的中心,少城主要是商业区,最有名的是南市,百工技艺、富商巨贾、贩夫走卒,均于此经营作业和安居。

相比于战乱不息的中原,这里却是升平繁荣,与世无争,城内更多了几分豪富奢靡的气氛,在这乱世之中实属难得。

适逢中秋佳节,城内入目尽是数不尽的花灯,有些挂在店铺居所的宅门外,有些则拿在行人的手上,小孩子联群结队的提灯嬉闹,款式应有尽有,奇巧多姿,辉煌炫目。

女孩都打扮得花枝招展,羌族少女的华衣丽服更充满异地风情,娇笑玩乐声此起彼伏,溢满店铺林立的城门大道。在挤得水泄不通的街道上,鞭炮声响不绝,处处青烟弥漫,充满节日的气氛。

“成都,好地方啊!”缓缓走在人流如织的街道上,看着这灯影烛光下的城市,言空不禁目光迷离的感叹了一声,莫名的有种不真实之感。

没错,正是言空!恐怕没有多少人会想得到,大明军和唐军在洛阳打得如火如荼之时,身为明王的言空,竟是忙里偷闲般的来到了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