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过犹不及(2 / 2)

终于赶在八月十五之前,全部完成,卷子并没有拆封,连夜送进皇宫,由陛下亲自主持翰林院学士,除掉蜡封,统计名次。

九十五分以上为甲等,八十分至九十五分为乙等,六十五分以上为丙等,以下为等外,属于落选之人。

中德殿中,整夜都灯火通明,天明之前,在所有人的努力下,终于圆满的完成了任务。

张让托着三张金色的绢榜,立刻送到书房,让刘志检验。

即使出了意外,甲等的人数依然还不错,共有六十四人,乙等五百七十三人,丙等九百八十一人。

录取人数共计一千六百一十八人,刚刚过半,其余的都落榜了。

这一千六百多新鲜的血液,注入大汉朝廷,能够有效的缓解人才空缺。

就在许多人怅然若失之时,陛下突然下了一道诏书,凡是已经落榜,但自认为诗才过人者。

可参加八月十五下午的特别考试,分别以看图作诗,按题作诗,以及即兴赋诗一首的方式参加。

从中挑选出三十名成绩优异者,可特别补录为进士,另外,对朝廷有特殊贡献的家庭,可推荐一名落选的直系亲属考生。

由陛下赐同进士出身,名额为十名。

这相当于对各世家大族的一种补偿,与之前的举孝廉制度,有异曲同工之妙。

只是名额要少得多,也算是平息他们的怒火,让他们取得心理上的平衡。

赐同进士出身,这在后世是比较通行的做法,毕竟是封建社会,你把士大夫阶层逼得太紧了,也没什么好处。

过犹不及的道理,刘志还是懂的。

尤其是这次食物中毒事件之后,他更是深刻的领悟到,部分世家对于科举制度的怨怼之情,比他想象的要深刻得多。

无论是过渡也好,安抚也罢,他都不能做的太绝对。

本身他改革科举制度,除了为朝廷招揽人才之外,另一个最大的目的,就是为了平衡朝堂势力。

现在的这些妥协之举,也同样是围绕着这个目的,所以双方并不矛盾,并非改革成效的倒退。

何况法律制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很多问题,光是闭门造车永远预料不到。

必须在执行过程中,才能渐渐发现问题所在,及时查漏补缺,这才是法律完善最完美的过程。

这两个补充方式一下,立刻得到了各界的热烈响应,之前皇帝放风出来,有可能会在科举中加入诗词考试。

也因此在整个大汉文坛,掀起了一股狂热的诗歌风潮,有的人天生诗才出众,却偏偏不会做文章,天赋如此,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结果努力了几年,突然发现考试时毫无用武之地,那份沮丧简直是无以言表。

甚至对朝廷都有了一些怨恨之情,觉得自己上当受骗了。

如今可以补充考试,一个个大为意外,转忧为喜,当天下午的诗会,竞争十分激烈。

落选的学子,谁不想再搏一把?

否则又要三年寒窗之后才能等到下一次机会,关键是如果不擅长做文章,三年后恐怕结果也不会有多少意外。

所以个个都卯足了劲,安心要做出惊天地泣鬼神的佳句,取得入榜资格。

也有些人本来没什么诗才,只是为了凑热闹或者是想碰碰运气,也一样跑来报名参加。

等报上来的名单一看,好家伙,足有七八百,看来不自觉的人很多呀。

原本打算在西园酒肆举行的诗会,临时改成了酒肆外的草坪中。

随便搞了一圈彩绸围起来,就算是考场了。

京师百姓闻风而动,纷纷跑来看热闹,考场外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的,水泄不通。

酒肆里也被人挤满了,个个都站在栏杆和窗户前,伸长脖子看热闹。

报名的人太多,为了剔除那些来打混的,在门口出了个上联,凡是对上来的才能进考场。

上面很简单,是刘志听笔书写的,“松叶竹叶叶叶翠”。

说简单也不简单,这是个叠字联,随便对自然人人都会,但要对得妙,对的有意境却不容易。

所以这一关难倒了许多人,一堆的考生站在园门口抓耳挠腮,头皮都差点抠下来一层。

轻松过关的人也不在少数,一炷香之后,没能对上的人,便直接被关在了外面。

仅仅是第一关,就被刷下了大几百人,最后正式进入考试的只有一百八十多位。

考题为一幅山水画,一首题名为中秋的命题诗,然后即兴不限题材再做一首。

诗的形式,在刘志这几年的带动下,已经出现了五绝和七绝,五律和七律,当然乐府诗也不禁止。

时间为一个时辰,到期无法完成者,视为自动弃权。

而三首诗都完成了的人,依据完成的顺序现场阅卷,由京师十几位著名的诗人共同作考官。

打分很简单,直接分为上中下品,被认定为下品的诗,便被扔到了一边,弃之不顾。

被定为中品和上品的诗,都直接贴在相应的区域内,等所有的诗都完成以后,再重新排名次。

考场气氛十分热闹,有些人天生诗才敏捷,很快就一挥而就,把卷子交了上去。

当然也有人喜欢雕章琢字,慢慢打磨,所以场中呈现了两极分化,一部分人已经悠闲的坐到一边玩去了。

另一部分人还在那里挖空心思,苦苦求索。

实际上需要动脑筋的只有前两首,那首即兴诗,本身就给了他们一个机会。

完全可以不用临时思考,只需要把你平时自认为最得意的诗作,写出来就行。

不一会儿场中就贴满了诗作,许多人都在那里摇头晃脑的吟诵,指指点点的评论。

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对于诗词,更是难评高下,你认为意境不错的,我说不定却嗤之以鼻。

所以才会采取公开阅卷,若是多数人都认为好的,那自然就没有问题。

反之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