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横空出世(1 / 2)

下朝后,刘志立即召见了少府令房植,各位重臣以及工部尚书贾颍,兵部尚书蒋前等人。

“房少府,年后朕让你打造的那些武器,如今如何了?”

刘志想打仗的心思,从正月间种暠上疏之后就已经开始了,虽然当时并未下定决心,但仍然未雨绸缪,令画师绘制了一批图纸,交给少府制作。

“回陛下,都已经打造好了,横刀、长斧和长枪,还有马蹄铁也研制完成。”

这一连串陌生的名字,听得另外几人如坠五里云中,根本摸不着头脑。

“好,来,朕带你们去见识一下新式武器。”

不过刘志并未解释,反而神秘地一笑,举步朝着殿外行去。

说实话,他心里也没底,到底这些武器能否达到他心目中的杀伤程度。

他是个很不负责任的后世武器搬运工,关键是他并不了解锻造工艺,只知其形而不知其所以然。

于是令画师按照他的记忆绘制了图样,然后配上简单的描述,便丢给少府的工匠们自行摸索改进。

现在,到了检验成果的时候了。

少府兵器署,一柄锋利的横刀出现在众人面前,它是东汉晚期盛行的环首刀升级版,在唐代达到巅峰,成为军中常规武器。

环首刀是东汉的制式兵刃,由剑发展而来,刀长约一米一到一米二,背厚,刃宽,由百炼钢锻造而成,适合单手持握,进行劈、砍等杀敌动作。

在西汉鼎盛时期的汉匈大战中,由环首刀装备的轻骑兵,所向无敌,立下了汗马功劳。

到了东汉晚期,随着冶铁技术的迅速发展,环首刀已经遍布各类兵种,被称之为神刀,令各异族闻之变色。

此时的骑兵,大量装备了环首刀和长弩,无论远程攻击还是近战都杀伤力惊人。

步兵则采取了环首刀和钩镶结合的标配,专门对付戟等长竿兵刃。

在这种情况下,众人都想不通,陛下为何要舍弃神刀而另行开发新式武器。

“陛下,您所说的包钢法,我等经过反复试验,也不知是否达到要求,请检验。”

兵器署的首席铸造大师蒲甘双手呈上横刀,有些忐忑不安地等待着陛下点评。

其实真实的唐代横刀早已失传,谁也没有见过其真容,刘志也只是在电视上看到过仿造品。

本来他是想制造现代大刀的,考虑到横刀的使用方法与环首刀基本相似,不需要另外训练,士兵们很容易上手,权衡再三,才选择了它。

眼前这柄横刀入手颇有些份量,取消了环首,加强了刀柄的设计,并加上了护格,使之更适合双手持握。

刀身的包钢肉眼看上去很完美,一点镶嵌的痕迹也没有,还带着特别的花纹,十分华丽,只是不知道杀敌效果如何。

刘志将横刀反手递给身后的田晏,“你来试试刀。”

田晏接过横刀在手里惦了惦,找了下感觉,然后双手握住刀柄,对着试刀用的牛股骨猛力劈砍而下。

“当”

一声脆响,牛骨缺了一道口子,田晏竖起刀身仔细检查,刀刃受到剧烈震荡,微微有些偏了,但并不明显。

“好刀!”

田晏目光一亮,忍不住脱口而出,用手摩挲着横刀,越看越爱不释手。

牛股骨比人的骨头要硬得多,一般的环首刀全力砍上去,都会崩出口子来。

只有顶级的百炼钢才能达到此种效果,但也有一个大缺点,就是韧性不够,用力太大容易崩断。

但刚才田晏用刀的时候,凭着手感便知道此刀韧性非凡,减震性能完全超出预期。

旁边的樊超一见,眼都绿了,“田统领,让我也试一试吧。”

田晏把脸一沉,将横刀藏在了身后,“不给。”

这番做作,看得众人哭笑不得,也惊异于横刀的锋利无匹。

“不错,这横刀铸造得非常好。”

得到皇帝的肯定,蒲甘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赶紧将一把长枪呈了上来。

横刀是环首刀的升级版本,而长枪则是长矛的升级版本。

刘志之所以要改进环首刀,是因为东汉晚期的对战形式发生了变化,当年匈奴人马战虽然厉害,却没有盔甲护身。

环首刀轻便易携带,适合马上近战,在汉匈大战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但西羌部落长期与大汉人民混居在一起,早已暗中学会了大汉的冶铁技术,制造了铠甲和铁器,虽然还是稍微落后于中原,但也相差不远了。

所以具有良好破甲功能的横刀,自然在对战中优势明显,所向披靡。

而长枪则是冷兵器时代的步兵标配武器,制作容易,成本低廉,而且使用方便,适合列阵出击,也适合马上对敌,属于全能型的武器。

尤其是缺乏骑兵的情况下,配合长斧对付骑兵,效果非凡,宋代的岳飞便是运用这两种武器相配合,只用一万步兵,打败了金兀术的两万骑兵,堪称战争史上的奇迹。

当然,缺点也有,就是需要进行大量的训练才能使用自如,不过列阵对战的话要求则低得多,比长矛和戟要好使多了。

长枪这东西在后世比较常见,最简单的便是一根白蜡竿加上可装卸的三棱枪头即可,也有铁制的枪竿,一般为武将使用。

在汉代百战之王的长枪还没有正式出现,但长矛的矛头已经开始逐渐缩小,正在向着枪的形态演化,到晋代时,枪便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开始大放异彩。

田晏当仁不让地再次负担起试用任务,枪与矛的运用方法相似,而且更轻便。

滴溜溜挽了个枪花,田晏回身跃起反手一刺,长枪扎在了用麻绳捆绑的木桩上,然后顺手一撩,粗大的麻绳层层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