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王?”
虽然黄琼有些吃惊,但却没有对刘志的话提出质疑,大约是听了太多不可思议的事情,觉得什么荒唐的事都有可能发生了吧。
“是的,刚开始我也不信,尤其是当年他宁死不从逆贼,令我也甚是叹服。
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他不说是亲身参与,至少也是知情不报,纵容那些人继续作恶。”
黄琼倒吸一口凉气,说实话,在他们这些经学家心里,始终觉得陛下样样都不如刘蒜。
无论是学识,性格、谋略和品格,刘志都明显逊色于后者。
只是造化弄人,刘蒜两次都和帝位失之交臂,只能说是命运不济吧。
但尽管心有遗憾,他也从未想过要废帝另立,那可是动摇国本的谋逆之举啊。
可是听刘志的口气,京中却有人动了歪心思,想要废掉刘志,立清河王为帝。
是什么人,如此胆大妄为,不管不顾?
说实话,这五个月以来,他对刘志的观感也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很多。
他可能是有很多缺点,处事不够圆融,手段也有些生涩,身为帝王却过于至情至性,而且缺乏雷霆手腕……
仔细想想,他的短处似乎可以说上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但他却有种奇异的矛盾魅力,有着一个明君最基本的心怀苍生之大慈悲,他锐意进取,雄心勃勃……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他在学识、心性、手腕和判断能力上的进步,十分神速。
几乎是肉眼可见的在大踏步前进着,许多看似天马行空,却又如神来之笔的策略,每每让他惊叹不已。
现在再进行比较的话,他宁愿选择刘志,虽然在他的统治下,大汉的未来充满了无限的不确定性。
但却让他不由自主地满怀希望,迫切地想亲眼看一看将来的世道。
而刘蒜,性子稳重有余却进取不足,虽行之有度,却从不敢越雷池半步。
他可能会是个仁君,但却只会延续安帝与顺帝的老路,而处处都露出颓败之气的大汉帝国,需要的并不是一个守成之君。
只有大刀阔斧的改革,壮士断腕的决心,不顾一切的勇气,以及非凡的谋略,才有可能让沉疴难返的大汉化腐朽为神奇,重获新生。
固然刘志目前还做不到这些,但他却在努力一步步朝这个目标靠近。
曾经,他也是个坚定的改革派,在顺帝一朝无数次上疏,针砭时弊,痛陈厉害,希望能够去故纳新,挽救每况愈下的帝国。
那时候的自己,弹尽竭虑地四处奔走,不断收集资料,寻找着完美的救世之策。
现在回头想一想,还禁不住心潮起伏,热血澎湃。
官场上几起几落,看尽世态炎凉的他,已经垂垂老矣,终于等到了那个愿意改变的帝王。
可到底是何时,他已经变得小心翼翼,瞻前顾后,为了一点小小的成就便沾沾自喜,不思进取了呢?
“陛下,臣愧为三公之首,却失察若此,实在是……”
黄琼的语音竟然微微有些哽咽了,举手齐眉,深施一礼,“臣有罪,请陛下责罚。”
自相识以来,刘志还从未见过太尉如此失态,他伸手托住了黄琼的双掌,诚恳地看着他。
“此事太过匪夷所思,太尉又全心投入举察新制,何罪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