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对于推行摊丁入亩之事,具体操作很多人是不懂的,看了信件之后,才晓得摊丁入亩之事居然如此细碎麻烦,但因此也更觉得依靠里正以及管事是实际可行的法子,也可以说是唯一可行的法子——毕竟一个村子的土地数、土地的好坏都装在他们的肚子里。
但是这些人要么是有主子的人,要么是地多的人!
看出了这个关键之后,大多是浅薄的官员士绅认为李桂只怕是要失策了,于是瞪着眼睛想看李桂的笑话!
而见识稍高的人则看出李桂实际上已经陷于两难之中:用这些里正、管事,得不到土地实数,摊丁入亩大半流产;不用这些里正、管事,摊丁入亩不知何时能弄完,也是流产。
但是他们知道雍元帝与李桂一定要破这个局的,该怎么破既引起了他们的警惕又引起了他们的好奇心——毕竟这板子要是打在里正、管事身上,首先要有证据,而要是一块田地、一个庄子、旮旮旯旯的丈量,那得到什么时候……
“我倒要看你李桂怎么办?哼哼……”天下士绅,不论是见识浅薄的,还是有些见识的最后大多数都发出了这样的声音。
……
十月八日,经过在虞城县衙三天的嘈杂,第一批庄子的数据出来了,这几个庄子之所以这么快,是因为他们是私人的庄子,不用像有的庄子那样一户户的上报,只报整体数。
而这几个庄子的主人也赫赫有名,分别是忠义王、信城候,南安郡王、淮阳伯……
接过县丞递来的单子后,詹光一张张看着,只见忠义王叫黛楼的庄子有一千亩地,都是水浇田;往下看信城候的叫刘湾的庄子有五百亩地,都是旱田、少部分山田。
看到这里詹光就不想看了,因为经验告诉他,这里面假的都一点不切实际了……
拿忠义王的庄子做例子,先不谈亩数是否正确想,就是水浇田就不正确,水浇田是有水能够浇灌的田地,实际上是旱田,江南水乡,一个庄子居然能一块水田都没有!
至于信城候的管事那就更扯了,村名刘湾,必为低洼之地,居然整出了山田!
“这些人不但需报,还以好充次……也不知大人怎么处置?这些人也不知还有什么花招?这是明仗着朝廷不可能熟知每一块地理,这些人不怕处置吗?哦,忠义王这些人一定是许了诺的,出了事这些人顶缸,给他们好处,舍卒保车……”
越想詹光越感觉头疼,但还是强忍着看了下去……
……
十月九号的上午,詹光乘车来到了金陵府衙,他要把以上的情况向李桂说一说。
而此时李桂正在府衙的官房里……詹光所说的一切其实在李桂的意料之中,包括官员士绅丢卒保车的做法,而当时在京城里商讨此事时,就责任追究是否追溯的问题曾经讨论过,李桂认为应该追溯,沈正阳、丁贯九则认为追溯可以,但不可成文,毕竟情况如何还不好确定,比如太后、太妃的庄子出了这样的事,你怎么按成文的律法来。
事后,雍元帝认可了沈正阳、丁贯九的说法。在追溯这个问题上他要送亲自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