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滁州城外(2 / 2)

李延庆是晓得尹崇珂此人的,去年赵匡义成亲,娶的便是这尹崇珂的亲妹妹。

想来是赵二提携亲家,将这尹崇珂带在了身边,不过看他这清秀的面相,气质上不似武将,若是褪了盔甲,倒像个文质彬彬的书生......

李延庆翻身下马,将青色官袍抖匀称,回了一礼:“在下只是一介推官,尹指挥实在是多礼了。”

“李推官忧心滁州百姓,于此战乱之际,仍愿意赴滁州为官,某很是钦佩。”尹崇珂脸上洋溢着真挚的笑容:“某已吩咐部下准备宴席,李推官可愿赏光?”

说罢,尹崇珂双手呈上两份告身。

“尹指挥盛情相邀,在下岂有拒绝之理?”李延庆初来乍到,自是不愿轻易得罪滁州驻军,虽然知道尹崇珂是赵家的人,还是欣然赴宴。

而且李延庆心中笃定:自己的父亲李重进,目前可是淮南道都部署,整个淮南地区所有周军,皆要听他调动,虽说赵家与自家在官场上隐约为敌,但在这清流关里,光天化日之下,尹崇珂绝对不敢有任何非分之举。

从尹崇珂手中接过告身并放回怀中,李延庆与尹崇珂两人一路谈笑风生,肩并肩进了清流关内一处两层酒楼,随行人员自有尹崇珂的部下安排。

去往酒楼的路上,李延庆一路用余光打量着周边环境,路边房屋大多低矮,一些墙上还能看到鲜明的劈砍痕迹与暗红色血迹。

想来周军当初应该是经过一番血战,才拿下这清流关。

进了酒楼,尹崇珂领着李延庆来到二楼,一张木桌上已经摆了几样经典的开封菜肴,有炙烤猪皮、凉拌羊肉等。

李延庆赞叹道:“想不到在这淮南地界,尹指挥还能做出这些开封名菜,当真是用心了。”

“只是形似罢了,淮南羊肉,远逊开封,但远在他乡,也只能将就了。”尹崇珂攻微微躬身,伸出右手:“李推官,请座。”

“好。”李延庆也不客气,坐在了东边副位。

尹崇珂入座朝南主坐,提起细口瓷壶,倒满两杯:“不过这淮南的酒却不差,相较开封佳酿别有一番风味,李推官不妨尝尝。”

“哦,那我可要尝尝。”李延庆端起酒杯,与尹崇珂一碰,旋即一饮而尽。

确如尹崇珂所言,这酒下肚之后齿颊留香,并不比开封的好酒差。

酒过三巡,尹崇珂还欲倒酒,李延庆却伸手虚盖酒杯:“多日未喝酒,我也想痛饮一场,可指挥肩负守关要职,我不可因为贪杯,而害指挥误了军国大事。”

“推官所言极是,却是某大意了。”尹崇珂笑着提起筷子:“那便不喝酒了,吃菜。”

李延庆赶了半天路,路上三日又天天啃烧饼,见到一桌好菜,馋虫早被勾出,也不装客气,一筷接一筷地享用起来。

“前日,新任的滁州判官路过这清流关。”尹崇珂吃了几口,放下筷子:“不过他并未经过寿州大营,推官可否与某说说,这寿州目前是何等情形?”

打探寿州军情便是宴请我的目的么...李延庆将筷子搁到桌上:“圣上三日前亲临寿州大营,准备强攻寿州城,现下应该已经开战两日有余。”

“圣上竟然亲临大营...”尹崇珂的脸色一瞬间有那么些凝重,但旋即再度换上笑脸:“那寿州城定然已被攻克,捷报不日便会传到滁州来。”

李延庆敏锐地察觉到了尹崇珂面色的变化,若无其事道:“指挥所言极是,圣上出马,自是攻无不克,寿州若下,则淮南平定指日可待......

两人边吃边聊,聊的都是淮南军情,不知不觉间几盘好菜一扫而空。

用完餐,李延庆一行告别尹崇珂,径直往寿州城而去。

过了清流关,就算是入了滁州地界。

李延庆刻意放缓速度,一路上仔细地观察着路边景况。

淮南地区农作物以水稻为主,三月初是早稻播种的季节,此刻已经过了正常的播种时节。

道路两旁俱是一望无际的水田,只有一小部分田中插下了秧苗,但不少田中能够看到农民操劳的身影。

大部分农民听到官道上密集的马蹄声,抬起头一瞧,便慌慌张张地四散而逃。

李延庆骑在马上若有所思:看来这滁州受战乱的影响极大,大部分田地都没来得及种上秧苗,好在在周军占领滁州城后,不少农民又返回了家乡,并开始抢种秧苗,若是能让滁州保持稳定到七月,发生饥荒的可能并不高。

太阳将要西沉,李延庆终于瞧见了地平线彼端的滁州城城墙。

还未等李延庆抵达城门,一队百余人的骑兵在一名骑将的带领下,呼啸着来到了他前方三十丈处。

领头骑将高喝:“可是新任滁州推官?”

想来是尹崇珂提前派人通报了...李延庆驭使胯下马匹停下,遥望骑将:“在下李延庆,正是新任滁州推官,有告身为证。”

骑将独自打马上前,来到李延庆身前,昂首道:“某乃殿前司都虞候赵匡胤,现为滁州守将,听闻李推官赴任,特意出城相迎。”

李延庆在开封与赵匡胤有过两面之缘,早已将他的相貌牢牢记下,甫一见面,就认出了来者。

好家伙,这赵匡胤身为殿前司都虞候、永州防御使,竟然自降身份,亲自出城迎接我这个小小的从八品推官,这赵匡胤到底打的什么算盘......

赵匡胤目前级别高出自己太多,李延庆表面上不敢怠慢,当即下马,躬身行礼:“在下李延庆,见过赵太尉。”

“李推官,某等你已久,速速随某入城。”赵匡胤的声音竟然透着毫不掩饰的急迫。

这赵匡胤到底是整的哪出?李延庆心怀忐忑,一时间竟立在了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