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其实就是个弟弟(2 / 2)

此时兄弟之间,全以哥相称,并无弟的称谓。

望着与自己二哥身形相差无几的王仁赡,赵匡义略微感到有些不快,不过还是面露微笑:“见过王大郎,王大郎称我赵三即可。”

王仁赡自然是不敢如此称呼赵匡义的,刘词家的衙内个个都趾高气昂,曾令他吃了不少苦头。

现在面对这赵家衙内,王仁赡自然不敢怠慢,他不敢肯定,这赵匡义是真的没有架子,还是在哥哥面前装出来的。

王仁赡不假思索地回道:“在下唐州王仁赡,见过赵三衙内。”

赵匡义闻言,笑意更盛,王仁赡给他的第一印象还是不错的,最起码懂礼。

光这一点,就比二哥那些所谓的儿时玩伴好太多了。

对于自己二哥赵匡胤的那些狐朋狗友,赵三心中可是积怨已久。

他们一到赵家,就像进了自己家一样,吃的喝的随手就塞入嘴中,有时还会对家中一些精致的摆件发动顺手牵羊。

当然,这些还不是令赵匡义最难以接受的,也就是一点钱罢了,赵家如今一门两刺史,不差钱。

最可恶的是,他们一见到赵匡义,和年仅七岁的四哥赵匡美时,便会跑过来来揉两人的头。

而每当赵匡义打掉这些油腻腻的黑爪子,他们还会锲而不舍地来揉赵匡义的头,还说他赵匡义才三岁时,他们就这么干了。

谁叫赵家几兄弟的年龄差距大呢,赵匡义比起二哥小了足足十一岁半。

二哥的那些玩伴虽然与赵匡义同辈,但在他们面前,赵匡义总感觉自己差了一个辈分,与他们实在是相处不来。

更何况,在从小就接受儒家教育的赵匡义眼里,那些人完全称得上是蛮横无理,不懂尊卑。

然而迫于父亲和二哥的压力,赵匡义又不得不对他们笑脸相迎,有时甚至还得曲意奉承。

按照父亲赵弘殷的原话:“他们的父辈,都是与为父同甘共苦、出生入死的亲哥们。

他们也就是你的亲哥们,你的家就是他们的家,在自己家里还守什么礼?为父送你去读书,不是让你用那套歪理来教育自己的亲哥的!”

赵匡义对于父亲的教训,虽然表面上唯唯诺诺,时刻遵守,但在心中,他对于父亲的教训却嗤之以鼻。

还亲哥们,谁和那般契丹蛮子一样的家伙是亲哥们啊?

我呸!也不看看如今地位的差距,自己的爹爹和二哥可都是刺史级的高官。

而他们呢?连进殿前司当个小军官都得来求二哥,凭什么自己还得对他们笑脸相逢啊?

赵匡义在爹爹和二哥从小的教育之下,心里倒也明了,自己家能有今日的地位,确实少不了父亲那帮哥们的帮扶。

可他并不明白,这种战友间的情义,究竟是怎样的存在,毕竟他又没从过军,也未曾拥有生死之交。

赵匡义只是觉得,就算他们的父辈曾经有恩于爹爹,可自家这些年已经付出得够多了,钱、官位、差遣,能施舍的都施舍给他们了。

他们应该在自己面前恭恭敬敬地,尊称自己衙内才对。

眼前的这个王仁赡,就非常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