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户港,朱之瑜带着行装,正欲登船回国。
忽听有人唤他,“先生留步!”
一瞅,来了一帮日本友人:德川光国、保科正之、小宅生顺、安积澹泊、木下道顺、山鹿素行??
“哎呀,诸君怎么来了?”
德川光国道:“闻听先生归国,吾等特来送行”。
朱之瑜很感动:“予一介腐儒,怎劳诸君远送?”
保科正之道:“先生在我日本国著书传道,教化人心,于我日本实有天高地厚之恩,我等相送,理所应当”,又取出一个信札,递于朱之瑜,“一点心意,谨作留念”。
一点心意?朱之瑜暗道:莫非是藩札(古代日本的银票)?
此时的日本受中华文化影响很深,对明朝很友善,认为清朝是狄夷。皇太极试图通过朝鲜和日本交往;顺治帝借送还日本漂民的机会,向日本表达善意。日本均不予理睬。听说朱之瑜要回国抗清,日本朋友纷纷捐钱捐物相助,收到了不少金银珠宝。
打开一看,不是藩札,却是一幅丹青。画着一白发儒者手持戒尺,正在讲学,底下一众莘莘学子洗耳恭听。
“此图是安积觉、今井弘济他们几个画的,留于先生做个纪念”。
“祝先生一帆风顺!”
安积觉、今井弘济、五十川刚伯、服部其衷、下川三省等几个在日本收的弟子,纷纷向朱之瑜行礼。
朱之瑜眼睛红了,自己还没来得及认真传授,便要回国了,未尽到一个好老师的责任啊!
“吾回国后,汝等要认真研习经义,切不可荒废了学业!”
“学生谨记先生教导,先生保重!”
朱之瑜眼眶湿润了,登船,扬帆欲行,岸边传来踏歌声:
巍巍先生,明之义民。
迎浪乘槎,来止秋津。
寤寐忧国,热泪沾巾。
衡门常杜,箪瓢乐贫。
韬光晦迹,德必有邻。
威容堂堂,文质彬彬。
思出风尘,学贯古今。
函丈师事,恭礼夤宾。
滔滔海洋,悠悠我心。
后会有期,再诉衷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