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听政(五)(2 / 2)

南明靖江王 泱泱大明 3261 字 2021-09-30

此刻,朱亨嘉看关守箴十分顺眼,“关卿再说一说如何简化征收实业税?”

一提征收实业税,朱亨嘉就头疼。

他在《明定国是诏》中,明确提出要鼓励实业发展。新办实业三年免税,三年后按盈利的十分之一征收实业税,又鼓励钱庄借贷给实业主。

一晃,《明定国是诏》颁布五年多了,民间的手工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广东、湖广的纺织业;江西的造纸业;广东、海南的造船业;广东、江西的陶瓷业;云南、广西的矿冶业??都欣欣向荣。出现了很多大实业主。

可一向这些实业主征税,得到的答复,往往都是亏损。现行实业税,是按利润的十之一征收,人家都亏损了,没有利润,如何征税?

户部不信,派各地税官查帐。查不出来。这些实业主,几乎个个都两本帐。这个时代,可不像后世的大数据时代,生产多少、销售多少,一目了然。除非账房背叛了东家,否则根本查不出来。

关守箴一笑:“监国,臣以为现行实业税按利润额征收,利润不好界定,难征。不如换个法子,按实物来征。简便易行”。

朱亨嘉来了兴趣:“如何按实物征收?卿给孤仔细说说”。

“监国,臣以为可以像征茶课一样征。茶树抽税,十棵抽一,既简单又方便。如此类推,对纺织业,我们可以按织机的数量来征,每张织机每年收税银三钱;陶瓷业按旋坯车数量征;造纸业按纸槽数量征;造船业,分规格,按造船数量征??”

“嗯,卿的法子甚好,便造卿的法子来”。

忽然,朱亨嘉想起了万历年间的那场苏州抗税风波,不由得面有惧色,“关卿,卿刚才说对纺织业,每张织机年征银三钱,会不会太高了?孤记得当年织造太监孙隆,就是因为每张织机征三钱的税,被织工们打出了苏州”。

明朝的手工业,最发达的当数纺织业。

仅仅苏州一地,织机便多达万台,工匠多达五六万人。除了苏州,松江、魏塘(今浙江嘉善)、山西潞安,亦是天下闻名的纺织中心。“南松江,北潞安,衣天下”。

万历二十九年,内监孙隆充任苏州税监,他勒令除已征税外,每机加派白银三钱,丝织品每匹加银三分。几千织染工匠在葛成的带领下,高喊“赶走孙隆,杀死税棍”的口号,硬是把孙隆打出了苏州城。

“监国,一张织机每年征三钱的税真不高。一张税机一年至少六两银子的利,经营得好,一年十余两亦是可能”。

“不高?不高怎么还激起民变了?”

关守箴笑道:“无论是葛成事件,还是后来的颜佩韦、杨念如、沈扬、马杰、周文元五人事件,身后都有江南士绅的影子。江南的士绅,势力极其庞大,是织户背后的东家。朝廷想征他们的税,他们自然要怂恿织工们闹事。广东、湖广的士绅,势力远不如江南士绅,每张织机年税三钱,不会激起民变”。

原来如此!朱亨嘉恍然大悟,不过他还是有点不放心,民如水,君如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啊!

“关卿,孤看这样,咱们先少征一点,瞧瞧成效。这样吧,每张织机,每年先征收二钱银子。看看百姓的反应再说”。

“臣谨遵圣命”。

君臣之间正议论着国家大事,忽听内侍报来:“禀监国,江西八百里加急!”